星島日報 2018-09-13
A13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By 黃梓謙

保護兒童有決心有行動

能夠獲行政長官委任為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與一眾專業而富有經驗的委員共事,我固然興奮,畢竟為基層兒童創造健康平等的成長環境一直是我的理想。但是,與兒童有關的政策問題複雜繁多,包括虐兒、兒童自殺和精神健康、兒童遊戲權利、兒童學習障礙、託兒服務、建立中央兒童數據庫等,作為委員亦難免感到千頭萬緒,不容易迅速對症下藥。

兒童為本 絕對尊重兒童

今年初,我曾撰文提出兒童事務委員會應着重實際行動,而非只諮詢但沒有行動的橡皮圖章。最終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如政務司司長兼兒童事務委員會主席張建宗強調,兒童事務委員會「是一個常設、以行動為主導,並主動回應訴求的高層次組織。」既然以行動為主導,我希望委員會能夠訂立清晰願景、短中長期目標、策略和行動綱領,而且每年出版工作年報,讓社會各界掌握委員會工作進度和成果,真正向公眾負責。另外,過去有不少驚動全港的突發事件與兒童有關,未來如再次有同類事件發生,社會自然期望委員會能主動迅速回應,所以委員會有必要建立突發事件緊急回應機制。

與此同時,我注意到民間有聲音批評兒童事務委員會缺乏兒童代表參與,因此委員會更要顯示對提升兒童參與權的承擔。委員應頻密地在社區與兒童交流,聆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面對的成長問題,用行動證明政府絕不「離地」和絕對尊重兒童。由於近年民間組織積極倡議,政府已意識到兒童參與的重要性,以興建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為例,兒童終於可以參與,以用家身分直接向建築師表達意見。往後,政府更應嚴格規定康文署興建和活化公共遊樂場時,必須注入設計思維,讓兒童參與和表達意見,確保做到兒童為本。

行動固然重要,但不能亂石放投,只有零碎行動,而沒有全面評估機制。不少國家,如英國、澳洲、芬蘭早已推行「兒童影響評估」(Children Rights Impact Assessment)。有了評估機制,政府才能科學地檢視政策能否對症下藥,對兒童帶來正面影響。

設中央數據庫助訂政策

與評估機制同樣重要的是立即着手建立中央兒童數據庫,統一散落在不同政府部門的兒童數據,確保數據定義統一。公開中央兒童數據既有助政府制訂全面的兒童政策,亦能讓公眾客觀掌握香港兒童發展的實際情況。

兒童政策牽涉不同政策局和部門,要有效統籌、協調和執行,必須要有更強大和更專業的兒童專家團隊。社會各界爭取超過二十年才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我們絕不能接受要再爭取二十年才可以將兒童事務委員會升格為法定組織,設立全職的兒童事務專員和全職的研究、倡議和獨立調查隊伍。按照目前的人力架構和資源,即使委員會和公務員同事通宵達旦工作,效率始終無法與全職的兒童事務委員會比較。

特區政府和兒童事務委員會對兒童發展責無旁貸。兒童事務委員會已成立三個月,我們必須把握契機,聚焦兒童健康、兒童發展、兒童保護和兒童參與,促進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訂定的兒童權利,同時檢視所有與保護兒童相關的法例和着手研究成立有實權的獨立法定兒童事務委員會的可行性,以顯示我們對保護每一位香港兒童的決心。

黃梓謙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