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 Tao Daily 2019-08-01

A11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By 潘學智

 

「This is criminality, pure and simple.」是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對一一年倫敦騷亂的評價。警察擊斃疑似持槍青年,觸發反對暴力執法的示威運動,僅僅六天,蔓延成五千多宗搶劫、縱火和襲警等案件,為英國近年最嚴重的警民衝突。不少媒體如卡梅倫一樣譴責暴力,不過那一番話亦備受批評,因為犯罪行為可能顯淺,動機卻不一定純粹,疏於追尋真相無助化解運動背後的深層次矛盾。

 

多方調查拼湊全貌

  官員和政客提出各種推斷,指摘參與者乃否定傳統價值的「廢青」、道德淪亡的機會主義者、漠視法紀的黑幫分子等等。為徹查事件起因,英國政府在騷亂結束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認為集體行為不能一概而論,社經矛盾、政策失誤、警政問題均是上街的理由。最終建議從家長管教、情緒健康、燃點希望、青年就業、企業責任、警民互信及鄰舍關係着手,復原社會和經濟創傷。

單單是獨立調查並未足夠,合不同部門之力才能拼湊出事件全貌。議會內政委員會側重檢視執法成本、警方部署和社交媒體政策,帶出警權、警力、訓練和情報等討論。《衛報》與倫敦政經學院共同撰寫的民間報告,突出警暴問題累積民憤,尤因過量截查搜身而有執法不公的觀感。兩個監警機構裁定警方使用的武力是否恰當、衡量與傳媒和社區溝通的成效,及檢討管理公眾秩序的規則。倫敦警察廳就騷亂期間的行動計畫作策略性評估。內閣辦公廳委託研究機構探討青年在當中的參與。

 

改革挽回認受性

公共危機在香港時有發生,遠的不說,一五年的鉛水事件全城恐慌,需要每天召開記者會跟進。其時擔任政務司的林鄭主持跨部門會議,責成發展局成立跨部門專責調查小組,確定食水含鉛的成因。然後房委會成立檢討委員會,檢視公屋食水質量及工程監管制度。再由政府成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調查成因之外,亦評定食水安全的規管及監察制度。當年處理公共危機,尚且懂得恢復市民信心,怎麼現在轉到政治議題便一籌莫展?

社會秩序岌岌可危,法治不能淪為國王的新衣,然而嚴打社運亦不會換來長治久安。試問政府中人,示威者聲勢浩大,未見疲態,憑甚麼要他們退場?又問示威者,前綫進退由現場決定,廣場規律便是無止境的升級,如何說服政府讓步?政府與示威者未見對話的起步點,獨立調查是現在的最大公約數,更是各界所要求的誠意。拿出誠意之後,還須面對特區政府沒有民主普選,程序認受性先天不足,而面臨空前的管治危機,實質認受性亦已破底。要挽回幾乎癱瘓的施政能力,離不開全面調查這一年的夏季騷動,給社會一個交代、一場改革。

 

潘學智 民主思路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