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2019-11-28 A11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潘學智

超過七成選民投票選出民意代表,肯定在體制內發聲的價值。選舉塵埃落定,派系鬥爭沒有偃旗息鼓,武勇派嚷着監察和理非,建制派亦謀求東山再起。多股勢力伺機而動,地區問題要平衡各方利益,莫蹉跎於意識形態之爭。民主派取得區議會主導權,有人擔心抗爭文化拖垮地區行政。其實政黨輪換在基層議會並非新鮮事,民政系統不難按本子辦事。保守與進步是永恒主題,假如區議會挾着前所未有的認受性,一改制度流弊,實踐地區充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灣仔葵青兩種結局

○四至○七年那一屆,灣仔區是革新區議會的案例。反二十三條立法的七一效應後,民主派報捷,取得該區主導權。當年,囍帖街重建計畫帶來保育與發展的熱議,灣仔區議會成立專責小組,舉辦街頭研討會,發表對市區更新的政策立場書,令公民社會與體制接軌。區議會一般只反映社區對公共設施的意見,原來也可以主動讓居民、專業人士和民間組織參與規劃,納入為政策制定的持份者。雖然民主派在之後一屆選舉大敗,但所掀起的保育情緒,燃燒至皇后碼頭和高鐵菜園村,而愈演愈烈的街頭抗爭更是後話。

自八十年代起,由民主派雄霸近二十年的葵青區,則是另一番景象。其時尚未回歸,前途問題正熱,議員嘗試將公民意識植入社區,不少活動卻乏人問津。沒有翻天覆地的改革,扎實的地區工作反而受落。區議員毫不鬆懈地為居民解讀信件、辦旅行團、派福利品、安排健康檢查等。新生代常批評嘉年華式的合家歡活動無實質作用,「蛇齋餅糭」代表的恩庇政治只為籠絡人心,凡此種種卻是基層民主的現實。誰說以鄰舍關係維繫的地區網絡,不是社區營造的體現?

賦權監察相輔相成

受諮詢組織的定位局限,區議會被認為權責不足,成效不彰。不過上述兩區的經驗顯示制度內也有創新的空間,儘管具體不能脫離區情而為。談賦權,必須輔以相應的監察。濫用職權、挪用公帑等貪污舞弊每屆出現,部分議員的個人操守未如理想。各項社區撥款計畫爭議不斷,存在利益輸送的疑問,偶爾亦與民意脫節。區議會是否預備好運用更大的公權力?議會管治備受關注,廢除授權票制度、公開會議記錄、容許公眾列席或直播會議、改善利益申報機制等聲音醞釀多時,今屆區議會便是做好公眾監督制度的時機。

區議會全面政治化,民主派受惠於勝者全取的點票制度而盡攬議席,但泛民建制的得票無改變六四黃金比例。香港市民歷盡滄桑,投票取向竟然紋風不動,票源歸邊反映黃藍陣營沒有爭取到認同,只是深化了立場。每區的民意代表得一位,惟市民取態仍然是六四比,地區工作無可避免成為矛盾的爆發點。黃藍對立沒有完結的一天,與其糾纏於謾罵,不如認清雙方各有支持者,了解對方觀點,拉近分歧,學習與不同政見人士共存。

潘學智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