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2020-10-01 A18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潘學智
立法會民主派去留塵埃落定,派內支持與反對聲音不相伯仲,延任與總辭兩個方案均未達預先設定的門檻,最終由政黨領袖作出「政治決定」留任一年。做政治決定需要承擔政治後果,無論是延任或是總辭,也是令一半支持者失望的決定,民主派要面對的後果堪比一二年的政改談判,民主黨走進中聯辦釀成泛民決裂。雖說沒有當年的政改,區議會不會取消委任制,也不會出現去年十一月的選舉變天,選舉委員會不會加入區議員為委員,更不可能出現令特首選舉由藍變黃的「民主600+」口號。不過,後來的政治現實讓我們明白,縱有諸般理由,選民也不一定領情。
諸般無力的中青一代
人大常委會決定立法會全體議員延任一年後,香港民研早在八月底做過民調,較多民主派支持者認為民主派議員應該總辭,全部離任的有五成,全部或部分留任的有四成三。前天公布的民調,反對留任的民主派人士有百分之四十八點一,支持留任的有百分之四十三點九,結果相差無幾。這一個月民意無轉變,只是十五名願意服膺調查結果的議員,鎖定自己的支持者為基準,他們以民主黨及公民黨為主,而非溫和與激進兩翼的所有民主派支持者。按此計算,反對留任的回落至百分之四十五點八,支持留任的扳回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一,勉強得出支持留任比反對多的結論。坦白說,寥寥三兩個百分點的分別實在無謂深究,傳統泛民內的「和勇對決」已經寫在牆上。
在「無大台」的號召下,政治領袖長期缺位,被架空於社會運動。修改議事規則後,議會抗爭的招數有限,不外乎流會、拉布、點人數,還有高叫口號、離席抗議。抗議意識抬頭,追不上時代的議員在初選時被選民摒棄,豈不是民主得很?除了一再重申立法機關的憲制角色,已無板斧說服選民二次授權。現在重返議會認領政治崗位,令傳統泛民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恐怕只是「民主大台」一一倒下的序幕。
民主思路的調查發現,儘管市民對一國兩制現狀的評價維持低位,但是近八成人仍然支持在二○四七年後,香港應該延續一國兩制。就此,我們進行聚焦小組訪談,七十年、八十後中青一代對香港前途的無力感尤其令人憂心,他們相信中央政府的取態,將會主宰一國兩制在「五十年不變」之後的未來,二○四七年後的發展並非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現屆政府的施政能力亦直接影響他們對此制度的信心。傳統泛民既無信任基礎與中央政府良性溝通,又不願如本土素人般奮不顧身抵抗,恰似這批中間世代的掙扎。
民主思路召集人(研究)
潘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