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19-04-12

D05 | 時代 | 法政隨筆 | By 湯家驊

 

正當前線醫務人員在水深火熱中承受着莫大的工作壓力,社會異口同聲要求引入外來醫生,改善公眾醫護環境時,醫務委員會卻否決多項有關放寬海外醫生到港執業的安排。最諷刺的是,各醫委會成員在不同場合皆曾滿面嚴肅地說支持放寬外地醫生在港執業的限制,但到了投票時,卻說一套做一套。

醫委會是一個法定民間機構,也是極具代表性的專業團體,原來他們看的只是一己眼前的私利,而非整體社會利益。近年似乎愈來愈多一些所謂業界代表或專業團體利用他們在社會的地位,罔顧社會整體利益,推動自己的立場和個別利益,卻又義正詞嚴地說政府不能漠視民意。究竟什麼是民意?

大家從脫歐公投至特區土地大辯論可見,一般民意多是從一己眼前利益作出發點。什麼建議也好,總之不要在我的後園!這種民意難以在一些複雜或需從多角度考慮的議題上提出深入和符合整體利益的意見。不是責怪一般市民,但當你問他們意見時,必須了解他們每日為口奔馳,哪有足夠時間就一個複雜問題前後斟酌、深入思考?因此你得到的,極可能只是一些片面的即時反應。單是以這種民意作決策基礎,實是危險不過,英國脫歐鬧劇正是最好的教材。

不是說民意不重要,只是大家必須理解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在民意和整體利益上恰當的平衡;是正確的便要迎難而上,日夜追逐民意只會左搖右擺,一事無成。

 

湯家驊民主思路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