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香港專欄|黃頴灝|民主思路成員

擾攘多年的都市固體廢物徵費議案終於在今年八月在立法會三讀通過,這是推進香港環保發展的一大里程碑,都市固體廢物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用以處理香港廢物的堆填區早已爆滿及不停的擴建。現在香港運作中及已修補堆填區的面積已達到570多公頃。因為堆填區上不能蓋樓,因此些土地都被我們的廢物白白浪費掉。其實外國都早已沿用污者自付的原則及「零堆填」的策略去處理固體廢物,即政府要訂下嚴謹的法則去監管市民以及工商界的廢物,以達致全民減廢的結果,為何香港到今年才能通過這似乎天經地義的議案? 因為多年來極端的政治﹑商界利益的角力以及民粹政治的影響令到議案多年都未能審議。

筆者留意到當有政黨聲稱自己是跟隨某一種民意,這些政黨其實是頗為民粹的。民粹的意思是政黨只聽到市民的某種聲音,但他們沒有利用自己政治技巧或者比普通市民對某種政策有更深入的認知去解釋給市民為何要推行或者不推行某種政策。「固體廢物徵費」議案是一上佳例子,固體廢物徵費是市民要購買政府指定的垃圾膠袋才可合法地棄置固體廢物。其實我們會看到所有反對的理由都是市民需要用金錢去購買,反對者都說市民負擔不起費用和購買指定垃圾袋太麻煩,污者自付政策運作上很難做得好,例如大廈管理員不會替市民倒垃圾或說香港人質素差會引致周街都是垃圾等,諸如眾多不便及不利民的地方。這些理由來看都不算是「否決」的理由,筆者認為只要把政策要去改善到某一個程度的話,從而去化解到某一些反對的意見以致自己身體力行去感染支持者,而不是只顧反對而不正視社會問題,這都不是從政者應有之義。

可是在之前議會高度碎片化下議案都不能得以順利通過,皆因議會內有不同政治板塊的否決者去阻撓法案,令多年公共管理停滯不前,回歸廿多年來的社會問題都累積下來而成為民粹政治的犧牲品,這些問題如廢物管埋以致土地供應及樓價問題等,都是最後引致貧富懸殊及社會不平等問題。筆者認為近年這種民粹政治所導致的長期問題是全面改革選舉制度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多年來沿用的制度並沒有為香港及廣大市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