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 慎思而行 | 龍家麟 2018-02-15

二○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布《財政預算案》之後兩天就是元宵佳節,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除了祈求豐盛一年之外,市民可能最想知道的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如何妥善落實「投資未來」的承諾。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創造高端就業、改善民生固然是重要,政策制定能力、執行能力和面對全民的游說能力才是真正良好管治的重要指標。

全世界高度發展的經濟體系都認同發展科技含量重的「知識型經濟」,是為年輕人創造高端就業機會的最有效手段。但事實上,除了董建華在任內開了個好頭之外,香港二十年來都沒有機會發展這方面的潛在能力。直至現在這一刻,社會上的討論還是徘徊於應否維持「積極不干預」或是「積極推動創新科技」之間。

突削電動車免稅 Tesla撤港

外面的人其實是看不透香港特區政府的真正意圖是甚麼。其中一個最好例子就是特斯拉電動車(Tesla),在○九年接受政府邀請到香港投資,到一七年在香港賣了九千部車,佔全球產量的百分之四點五。一七年政府大幅削減了電動車的首次登記稅豁免,話說目的是要減慢汽車的增幅和減少補貼豪華汽車的買家。結果是汽車的增幅並沒有減少,買家並且轉買對環境損害最大的柴油私家車。特斯拉從一七年四月到十二月,只賣了三十二部車,失去了市場於是宣布有撤出香港電動車市場、投資快速充電站、電池技術等相關科技的準備。

由於政府政策搖擺不定,香港極有可能失去電動車和電池技術區域示範中心和先行者的地位。幾年後,當其他電動車生產商,例如日產和富豪等品牌把他們的電動車推出世界市場,也不會考慮在香港成立設計及技術研發中心。蒙受損失的,不只是環境。香港的年輕人也可能會失去幾百到幾千個高端就業機會。政府缺乏政策制定能力和游說能力,政策制定過程亦有缺少透明度的嫌疑,這個管治格局實在令香港在過去損失了不少經濟發展機會。

鼓勵使用電動車 不乏方法

說句公道話,其實電動車車主也不應該在豁免首次登記稅和免收汽油稅這兩方面得到雙重優惠。在用者自付的原則底下,電動車車主也應該付出和使用里數掛鈎的道路維修費用。政府只要修改法例容許充電服務供應商轉售中電和港燈的電力和代收道路維修稅款,電動車用的電力,由個人的每月電費單支付,便可以更有效鼓勵私人物業管理公司安裝及管理更多的充電站。

政府並不缺錢,絕對有能力減收首次登記稅,吸引車主改用較環保的電動車,減少空氣污染和保護環境。同時亦要定下增加電動車數目的目標,吸引世界各地的電動車車廠到香港成立研發、設計和國際市場的推廣總部才是實實在在的管治新風格。

龍家麟民主思路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