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 法政隨筆 | 湯家驊

從密切接觸者至確診,在家中困了兩個多星期。幸好我尚有我的音樂和書籍陪伴左右、有手機和電腦保持溝通,不覺得與世隔絕。隨手在書架拿下一本書,發覺是剛好4年前秋冬之際到訪敦煌時買下的。噢!書套還沒有拆開,原來完全沒看過。一本書令我一時在這小房間中重回舊地。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交匯處。從地圖看,走出嘉峪關後便到瓜州,展開第一條絲綢之路支線,再往西走便是敦煌。敦煌以西便是玉門關與陽關,分別展開兩條支線,乃從西域到歐洲的必經之路。

敦煌之名有道是大、廣的意思;但更多學者認為,是當時外族名稱的譯音。敦煌曾經是中國西端文化中心,奈何到了水路發達,不需再依靠艱辛難行的絲綢之路,敦煌才日漸式微,甚至被忘卻了。

敦煌石窟之美,無論是莫高窟,或附近的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皆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歷史藝術寶庫。記得當年到訪只預留了一天到莫高窟,但一天之後實在按捺不住,即時更改行程,再留一天,希望盡量看多一些洞窟,可見其吸引力之強,其他地方實無與倫比。

 

某程度,當年的敦煌仿似今天的特區。我們不是藝術中心,但卻是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方位不同,但我們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樞紐,「一帶一路」更把特區重新放在現代絲綢之路的起端。我們能否比敦煌更能守住這重要地位,要看我們的造化,但更要看我們是否齊心,會否盡力。想着想着,那「萬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的景象又冒起於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