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20-06-05 D05 | 時代 | 法政隨筆 | 湯家驊

香港人嚮往美國不是今天的事。早於五六十年代,不少香港人已經夢想着要移居美國。這不單是活在殖民地管治下的一種政治夢想,也是一種經濟夢想。當時的美國是香港人心目中一塊自由、舒適、安穩的土壤。到了八十年代,這夢想更是強烈。

夢想還夢想,事實歸事實,美國除了給予香港一個夢想,他們還為香港做過了什麼?經濟上,由2018 年的數字可見,美國從香港每年賺取300多億的貿易順差。美國雖說是香港第二大貿易伙伴,但事實上所佔之百分比只是6.6%,遠不及國家的50.4%。今天美國說要「制裁」香港了。邏輯上似乎說不過去,既然美國的說法乃香港是受害者,被「剝奪」了高度自治,那為何卻又要懲罰香港?理由可能很簡單,美國要傷害中國。但美國能真正輕易傷害中國嗎?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美國要傷害香港這小小城市卻是游刃有餘。我們便這樣變成了中美惡鬥的犧牲品。

有人幻想美國會出兵「打救」香港人,有人向美國屈膝哭訴,要求要「救救我們的孩子」,換來的卻是經濟制裁。經濟制裁會傷害到官員或有錢人嗎?制裁前,除了聽過幾位政客片言隻字外,有聽過一般普通市民之心聲嗎?香港經濟下滑,首當其衝的只是基層市民,是失業的年輕人,是希望到美國深造的學生。對香港人來說,今天正是夢醒時分。

湯家驊

民主民路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