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 民生思路 | 黃頴灝 | 民主思路理事

膠袋徵費由2009年開始首階段實施,到2015年涵蓋至所有零售點,每個膠袋收費最低五角。環保署資料顯示,除2015年錄得棄置於堆填區的膠袋數量較2014年下跌25%外,隨後連續3年不跌反升,說明市民早已習慣膠袋收費,且收費水平對減廢作用有限。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調查發現,五成市民贊成膠袋徵費上調至一元,兩成贊成上調至二元,考慮到市民的承受程度及循序漸進的升幅,委員會建議政府將膠袋徵費上調至一元。

 

作為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筆者曾建議政府容許「一袋兩用」。不少市民外出購物時如購買了膠袋,都習慣把膠袋當做垃圾袋使用。新修訂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預計於明年實施,其中家庭住宅會採取透過「按袋收費」模式,市民需要購買政府指定的垃圾膠袋棄置垃圾。有關做法不單令市民不能再重用購物膠袋,還要額外購買指定的垃圾袋,變相是重複徵費及造成浪費。

 

與鄰近地區相比,香港的都市廢物管理水平明顯落後,例如香港每人每日平均棄置1.44公斤垃圾,韓國則是約0.9公斤。香港超過七成廢物是以堆填方式處理,回收率少於三成,韓國只有少於一成廢物堆填,近三成焚化,其餘六成半則是回收。

 

而根據按「污染者自付」原則,由私營廢物收集商利用非壓縮型垃圾車收集和棄置的垃圾,將按棄置於廢物處置設施(即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的垃圾,按重量徵收「入閘費」,費用為每公噸365元。但有關費用只及鄰近地區約3成,平均3公升垃圾的徵費才三角,比現時的膠袋徵費還要低,導致經濟誘因不顯著,不能彰顯「污染者自付」原則,亦有違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政策的原意,因此筆者建議調高垃圾徵費水平。

 

當然我們不能忽略調高徵費水平會加重基層市民負擔,當局可配合不同的政策向基層提供經濟支援,同時加強減廢的宣傳教育,鼓勵市民「揼少啲慳多啲」,這樣就可以做到符合「污染者自付」原則之餘,又沒有增加基層的負擔。筆者亦贊成部分立法議員建議,同時調高膠袋徵費及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水平,加強減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