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香港 | 周尚明 | 民主思路成員

上星期四,政府宣佈於本星期一(21/11/2022)起,由海外地區及台灣抵港人士,核酸檢測要求會由四次減至兩次,只須在機場及抵港後第2天做核酸檢測,第4及第6天不用再做,但要維持抵港後首七天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同時亦由即日起,於部分的處所,「疫苗通行證」將由「主動查核」改為「被動查核」。市面上有關的檢疫及限聚措施都在放寬,新冠疫情彷彿已經過去。

然而在同一時間,於筆者草擬本文當日(20/11),本港新冠單日新增陽性個案仍有多於7700宗,因新冠肺炎而需住院的人數接近2500人,而其數目仍然上升中;醫管局表示,公立醫院壓力增加,已接近需減少非緊急服務的階段,若個案繼續上升,難免要調節服務。

同是「港聞」,兩個截然不同的情況先後於兩三天內於新聞中報道出來,彷彿活在兩個「平衡時空」。可是如果於政策制訂中發生,這兩個「平衡時空」卻會成為彼此的絆腳石,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明白於社會上存在着要求完全放寬防疫措施的呼聲,對政府的防疫政策造成一定的壓力;但在染疫人數上升的形勢下,是否應該把放寬限制的速度稍為減慢?

在另一個方向來看,公立醫院的壓力來源除來自正在上升的確診數字外,更與其隔離病房的運作模式很有關係。
如有新冠肺炎病人需要住院,除把其送到醫管局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外,有關病人可能被送到醫院特定的隔離病房;但有關安排會使病房運用的彈性降低(試想像:一個20床的隔離病房,即使只有一名新冠病人,其餘19張床也因控制感染的原因而不能被其他病人使用)。如在每個普通病房中撥出一個「病格」(cubicle)為單位,經過改裝通風系統後作為容納新冠患者之用,醫療設施運用的彈性便可提高。如要進一步保護抵抗力較弱的人士(如因身體原因未能接受疫苗接種),可考慮於有關人士入院時作反向隔離(reverse isolation),這也可在維持運作彈性時保護高危病人,公營醫療才不至爆煲。

以上只是一些便捷公立醫院運作的做法,但最緊要是訂立防疫政策時所有環節也是向同一目標邁進,才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