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 | 慎思而行 | 黃梓謙 2018-05-24

近日,香港創科界收到一份「大禮」,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回信給二十四位香港的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表示對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高度關注,並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家科技部及財政部也推出措施,容許國家科研項目經費資助香港相關科研項目,改變以往只容許內地機構申請的慣例。得到額外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對創科業界和港府固然是好事,但我們也要有憂患意識,香港能否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始終要靠自己。事實上,在港推動創科,不乏資金,惟缺頂尖科技人才。

課程配合 編程納中小必修

香港要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必須要有完整的科技人才系統,確保大學、商業機構和政府都有足夠的世界級創科人員,有能力與全世界的創科中心協作。先談高等學界,香港有五所大學在一七至一八年QS全球大學排名中位於前百,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發展最成熟的高等教育中心,而且在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大數據等方面有較高的學術和研發能力。單是香港科技大學,已培養出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的創辦人汪滔和無人船企業珠海雲洲智能科技的創辦人成亮。投入香港高等學界的創科資金在未來只會有增無減,再加上新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計畫」,香港的高端創科人才數量將有望增加。

當然,科技人才要從小培養,教育局必須有計畫加大投放STEM教育的資源,培養更多專業的STEM中小學老師,確保所有小學和中學生都能接受優質STEM教育課程。港府更可仿效日本政府制訂清晰時間表把程式編寫 (coding) 納入小學和中學必修科。

要匯聚全球創科人才,香港要有優質的創科就業機會。自回歸以來,港府錯失不少機會吸引海外科技企業投入更大資源和在港成立亞太區總部,如一三年谷歌(Google)突然放棄在將軍澳興建數據中心。現時,國際科技企業較多選擇在新加坡,而非香港作為亞太區總部。能否用好八十七公頃的「深港創新及科技園」來吸引高端人才,尤其是機械人技術、生物醫藥、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領域,以及如何持續為海外科技企業提供來港設立辦事處的誘因,將決定香港能否最終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招募年輕科技專家入政府

創新科技要蓬勃發展,政府內部亦要快速增加科技人才,帶動政府內部的體制和政策創新。港府可參考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做法,在白宮設立名為「總統創新人才計畫」(Presidential Innovation Fellowship),招募全國的年輕科技專家加入政府,讓他們直接與負責政府決策的官員合作,以「用戶為中心」的方式處理複雜政策問題。奧巴馬亦成立新的政府科技部門,從矽谷科網公司招兵買馬,邀請他們加入美國政府的電子數碼服務部(US Digital Service),把大數據分析、用戶體驗、產品開發、科技採購、設計思維等概念帶入政府各個部門。新加坡亦有類似計畫,名為「智慧國家人才計畫」(Smart Nation Fellowship Programme),對外招募創科專家加入政府三至六個月推動不同的電子政務項目。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不能再次失落推動創科發展的大好機遇。科技發展自然要靠市場和研發的力量,但政府內部,以至整個政界亦要跟上全球創科發展步伐,既要大刀闊斧推動政策創新和修改窒礙科技發展的舊法規,亦要有計畫地吸引和培育創科人才。

黃梓謙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