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 | 慎思而行 | 宋陳寶蓮 黃裕舜

近年來社會有不少聲音顯示出「港人」與「中國人」兩個身分之間,似乎存在着激烈的對立及深層次的矛盾。中港之間的身分衝突於多個不同層面上浮現:由新興起的本土派與抱有「大中華思想」的傳統政黨之間的政治分歧,到香港新一代對中港融合及中國部分移民與遊客行為的道德反感,以至兩地文化差異……「港人」與「中國人」這兩種身分認同,自回歸以來似乎愈加南轅北轍,兩者並不能求同存異。

從個人身分認同發展角度來看,「中國人」與「港人」雙重身分可以給個人成長有更多可能性。中國可代表是一幅地圖,「香港人」就如地圖上的指標,為「中國香港人」提供定位及發展方向的可能性。「港人」與「中國人」之間的對立並非必然,而在合適的社會政治氛圍下,兩者更可以是相輔相成。「中國」與「香港」皆為共同想像體 (安德森的 「Imagined Communities」),可由個人通過自身的經歷去撰述及建構。

中央應予港人穩定大環境

港人對中國的想像,並不需局限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而大可以包涵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歷史、十四億人民的創意思維及經濟,以至博大的大中華文化-遠遠不止是共產黨統治下的政權。香港作為一個得天獨厚而中西合璧的文化熔爐,與其他中國內地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在過去的五十年來成為了改革開放的中國通往世界之窗。由此可見,「中國香港人」這個雙重身分將香港獨特的政治歷史與背後中華文明結合,恰當地反映出中港之間的緊密關係。這對香港人對歷史的認識,中港關係今日的互動,以至香港在全球化趨勢下未來的定位及優勢都有莫大的好處。

但要取得這個理論性的平衡,並不容易。首先,須了解到身分構建與自身經歷有着莫大的關聯。香港的管治、城市規劃以至大眾文化將中西文化融會貫通,與中國內地的大眾思潮及文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分歧。再說,上一代的港人在殖民教育下成長,所重視的價值觀自然與內地同胞有一定出入。故此,沒有在內地長時間生活的港人,只會對香港產生由衷的歸屬感,這是非常可以了解的。

此外,港人對中國人這個身分的構建,與回歸後二十年來的中港關係,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二十年回歸以來中央與港人之間的僵局、溝通問題及政治紛擾並未能釋除公眾對中央政府的疑慮,更未能讓港人感受到中央政府口中的所謂「民心回歸」。市民抱有這種二元化思想,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建構「中國人」與「港人」雙重身分是長時間的工程,中央政府應持續給港人提供有利及穩定的大環境,港人亦要積極處理雙重身分帶來的矛盾和可能性。

宋陳寶蓮

民主思路理事

黃裕舜

牛津政治哲學經濟三年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