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 慎思而行 | 龍家麟
李光耀在他最後一本親自執筆的書 (From Third World to the First, The Singapore Story 1965-1977)曾比較過他眼中 香港和新加坡的發展。他和他的夫人一九五四年第一次踏足香港,停留了三天,除了形容香港是一個迷人城市之外,也留意到當年 香港擁有中國內地湧入的大量企業人才,形容這是香港和台灣相對新加坡的絕大優勢。一九六二年第二次到香港時,已經感覺香港 的發展已經遠遠超越新加坡。一九六五年新加坡獨立之後,李光耀每年都訪問香港,看看香港的發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九九二 年七月彭定康上任前到訪新加坡,李光耀在會面一小時之中,感到這位政客出身的最後一任總督正在迴避問題,並已經知道彭定康將會提出的政制改革,會脫離英國外交部和中方已經達成的共識。香港失去了一九九七年的「政制發展直通車」後,一直未能在政
治和經濟發展的層面完全重回正軌。
特首李家超上任時,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針。七月初成立四個工作小組處理︰跨代貧窮、公營房屋、土地發展和地 區事務;八月二十二日落實「共創明Teen計畫」,九月二十六日果斷放寬入境防疫措施等。政府的領導,得到商界和社會人士的廣泛支持。特首認同「成功政策」的最好證明就是「成功的結果」,希望以務實的姿態和施政方針,帶領香港走出含含糊糊、經濟
民生政治發展停滯不前,積壓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的局面。
特首似乎特別關注跨代貧窮的問題。在諮詢過程中,特別立項詢問各界有關「栽培人才」的政策建議。我們的政策回應,首先假設特區政府堅持四個高層次目標︰教育、醫療、住屋機會平等和經濟應為人民發展(並非只為企業發展)。「創新科技發展」和社會流動息息相關。未來經濟發展有很大部分來自「創新科技發展」,這是所有成熟經濟體系的發展方向,也是中國內地的發展優
勢。新經濟模式的主角不是財力,即「財務資本」;新的主角是無價無形的「知識資本」,即「人才資本」、「網絡資本」和懂得把創新和科技組織和轉化成為生意的「架構資本」。成功的創業者往往沒有「家底」、懷着「打工心態」的企業僱員往往不能顛覆市場。對成功的「渴求」是創業者的最大原動力。「創投資本」也不斷在競投和希望碰到和培養有潛力的創業團隊和項目。
有擴大「創新科技定義」的需要
特首如果希望為打破跨代貧窮推出長遠解決方案,就必須看準利用創新科技推動經濟發展有一個「錢追人才」的特性。特區政府有擴大「創新科技定義」的需要︰不應局限於支持STEM和「獨角獸」。完善「創新系統」(Innovation EcoSystem)需要涵蓋「軟創新、軟技術」。例如︰確認年輕創業者的學習需要,推出碩士程度「創新科技創業」課程和短期培訓;鼓勵NGO提供青
年領袖培訓;確認「十四五規劃」與歐盟在科技轉移範疇的合作需要;落實「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政策倡議。
特區政府有需要擔當領導角色。落實方案、需要政府參與和政策領導。改組中的「特首政策組」(CPU)有制定政策和協調角色。最理想的方案是設立「香港經濟發展局」(EDB-HK)負責協調和規劃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方案。缺乏特區政府高層次全盤政策統籌的建議,往往不能越過個別或多個政府部門過去訂立的程序或規則 (Line-to-take),所以很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