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灝: 國際金融新秩序

原文網址: 黃頴灝|國際金融新秩序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3599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當今世界,大國們的戰場早已不只是冷兵器時代的槍林彈雨,貿易和金融制裁已經是主戰場。在看不見硝煙的國際金融市場上,每天都有著驚心動魄的較量。

SWIFT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的簡稱,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接入SWIFT的平台,通過該平台可以實現與其他國家銀行的金融交易。SWIFT現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美國現時控制國際支付系統SWIFT,就是用SWIFT對世界各國進行長臂管轄,以及金融制裁。例如美國對朝鮮的制裁,就是把朝鮮被從SWIFT中除名,國家代碼被刪除了,這使得朝鮮無法與國外銀行進行支付往來,很難與外國進行貿易往來就嚴重打擊了當國貿易和經濟;美國也對伊朗實施制裁,禁止了與伊朗金融機構進行重大金融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包括外國政府擁有或者控制的金融機構)在美國開立或維持帳戶,單方面切斷了與伊朗之間的支付結算通道,徹底隔絕了伊朗同他國的金融往來,使到伊朗經濟遭受重創。

美國可限制使用SWIFT做美元交易,奈何美國雖然跟中國打貿易戰,但都未在中國採用對朝鮮的技倆,原因會有反效果。先說俄烏戰爭後,各國先前對是否把俄國逐出SWIFT態度分歧,這是因為把俄國逐出SWIFT,受害的不只有俄國,還包括自俄國取得大半能源資源的歐洲聯盟國家、世界各地其他國家,以及與俄國機構交易的其他企業。俄羅斯的石油工業是另一項主要目標,雖然美國和英國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而歐盟已禁止海運原油進口,由世界七大「發達」經濟體組成的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原油實施了每桶60美元(47英鎊)的最高限價,試圖減少俄羅斯的石油收入,但是歐洲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才不敢「禁用SWIFT」措施,然而,根國際能源署2022說法,俄羅斯在2022年每天仍出口830萬桶石油,增加了對印度和中國的供應,現在俄羅斯更多放眼亞洲各國,尋找歐洲以外的買家。

那中國又是怎麼呢?中國現在全球製造業大國,製造產值佔全球35%,即是全國各國都需要購買中國製造的貨物,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的第一貿然伙伴是中國,所以這些國家必需要買中國產品,同一道理,顯然在全國一體化的貿易關係下,把一個參與全國貿易份額多的中國,行使禁用SWIFT一招是不可行。如果美國利用Swift制裁中國,那100多個國家就肯定不認同,這些個國家如不能再用美金的平台來購買中國的產品了,那就逼著這些國家用美元以外的貨幣跟中國做貿易,那肯定就是人民幣,這就推動人民幣更快地國際化,中國也自己建立一個類似Swift國際人民幣支付平台,各國馬上放棄美元而採用人民幣,美國就投鼠忌器,不向中國限制使用SWIFT做美元交易。近日中東石油大國沙地阿拉伯的央行加入由國際清算銀行和中國牽頭組成的央行數字貨幣跨境試驗項目, 這是一個國家與國家直接結算,不需要以美元結算,以數字貨幣結算,比美國的SWIFT國際滙坎款操作平台更快更簡單,這是全球石油貿易向減少美元結算走出重要一步。

近日加拿大央行降息後﹐歐洲央行也跟隨,其原因是高息下,當國經濟也受不了,息口是金融搏弈其中一個關鍵。全球都關注美國何時減息,都跟金融搏弈是有關係的。首先,自美國由2022年3月開始加息,美國的金融戰說白了就是美國調高利率,一個宏觀經濟搏弈,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針對自身高通賬問題,第二是加息的效果,也能收割其他國家的泡沬資本。當時俄烏戰爭爆發,各國資金向外找安全投資地方,而美國調高利率,便跟其他國家央行有利率差,那全世界資金都向高息口的美國流去,也是資金避險所,造成資金都留到美國。

每隔一段時間美國就開動印鈔機,即量化寛鬆,大量美元外溢流到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推高全世界的資產價格如樓市和股市,抄高價格,形成泡沫,到泡沫差不多要破時,利率就會升高,因為利率差的原因,這些國家的資本就會流出去美國,令資產泡沬爆破。接著這些國家經濟會受到嚴重損害,資產跌到很低,而金融家就會進來抄底,把被嚴重低估的資產買進,這是在社會的層面。

在政府的層面上,如政府外債多,國家資本外流後,政府就還不起外債,就會變成金融危機,國家都差不多要破產了,價格變得更低,政府要賤賣公共資產如鐵路碼頭等,這就是歐債危機時的情況。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亞洲各國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股市崩潰、房地產下跌、匯率貶值、失業率上升,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至70%以上,受打擊最大的是泰銖、韓圓、印尼盾和馬來西亞令吉,分別貶值39%、36%、72%和40%。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也是由美國的債務危機外溢到全球,過往多年來美國發動的息口調整大概都是有這個效果,且無往不利。

今時不同往日,美國自身也在應否減息的決定當中進退兩難,美國調高了11次利率,現在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利率水平,自己的經濟狀況也受不住,主要是因為過高的債息,美國負債已到達35萬億美元了,尤其在疫情開始以來,美國政府在大舉債務,振興本國經濟及軍費支持其地緣戰事衝突等,美國每年要付的債息差不多是1.2萬億美元,比美國每年的軍費9千億還要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剛剛的6月18日發佈報告說,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2024財年(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預計將達到1.9萬億美元,與2月份的預測相比上調27%,而未來十年,聯邦政府的累計赤字將增長10%,即使自身的通賬問題未完全解決,社會基層在指控物價時,美國也不能維持高息環境。

美國按道理要降低美息,但第二個問題又來了,先不說美國通賬未回到聯署局2%的水平,調低了美息後美債回報率也會降低,本來流入來的資金又會流出美國,美元資產下跌,各國都不像以往一樣看好美元,以往美國加息,大家都搶美元,以往是美元漲黃金價格跌,但最近是黃金價格狂漲,其原因是大家開始不相信美元。

而為何今次其他國家沒有遭受以往1997和2007類似的經濟打擊呢?比如上文提到一些開發中國家,尤其是1997亞洲金融風暴備受打擊的東南亞國家,它們手中的資金是有限的,而且有很多以美元計算的短期外債,當年這些發展中國家因有不少外債,在欠缺外滙下,造成貨幣被追擊後貶值,國家還不上外債而瀕臨破產。今次金融搏弈未能像以前,主要原因是這國家都得到中國的幫助。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在2023年3月的報道,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和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從2019年到2021年底的3年間,中國向發展中國家發放了價值1040億美元的救助貸款。這幾年的數字幾乎與該國過去20年的救助貸款一樣大。此前約廿年(2000年到2021年底),中國在22個債務國進行了128次救助行動,總價值達2400億美元。全球利率的上升和美元的強勁升值引起了人們對發展中國家償還其債權人能力的擔憂。一些主權國家已經陷入困境,債權人之間缺乏協調,被指責為延長了一些危機。因為中國曾經是手持美債最多的國家,現在也手持差不多8千億美債,是繼日本後持有美債第二多的國家,所以這些發展中的國家就找上中國借美元,以解決短期美債的燃眉之急,而這些被援助的國家不少也是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但條件可以是,這些國家還的要是人民幣,這樣全球人民幣的需求就會增多了,更加強了在發展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把美元都借出,讓各國有能力舒緩美債壓力時,那這些發展中國家怎樣還人民幣給中國呢?正如上文所提,這些規模較少的發展中國家,都一向有出口產品到中國,現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就索性跟中國用人民幣結算,他們在收回人民幣後,再還回中國,就造成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動力。一些敵對的西方評論就會說這些發展中國家都陷入所謂的「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說所謂中國設的債務危機,這正正是一隻手指指着人,三隻手指指向自己,中國只不過是幫助這些國家逃離美債債務危機,避開被割韭菜的經濟危機,這就是所謂的「用美元去美元化」,也是以其人之道的造法,當然能夠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國家市場夠大,經濟能力夠雄厚,身家底夠厚,是全球產品的製造基地,也是改革開改以來累積的成果,而這都是因應國際形勢多年演變出來,也是所謂經常提到的百年大變局中的新狀態。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