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從啟德體育園區失誤看公務員工作文化中的弱點

近期,政府在啟德體育園區項目中的一連串失誤,再次引發對其施政能力的質疑。文體旅局長羅淑佩受傳媒訪問指出,「體育園應建立由最高層參與的「上情下達」機制,並安排發言人為日後問題解說……希望各方「經一事、長一智」,學懂不同活動有不同安排」。然而,當問題發生時,單靠解釋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所提供的解釋內容,是否能讓公眾感到安心並清楚理解,亦值得深思。


讀畢報道後,筆者不禁疑惑,局方是否真的徹底梳理過問題?究竟問題癥結所在?針對國際桌球賽未結束便要求觀眾離場的事件,賽事外判承辦商、啟德園方管理層與政府三方的權責到底如何分配?最大的責任由誰承擔?是否合作合約未依循國際桌球賽的標準條文,還是如坊間傳聞的,因加時費用歸屬問題而引發的爭議?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的說法,似乎無法徹底釋除疑慮。許多人不禁會問,還需經多少「事」才能真正「長智」?去年美斯訪港比賽缺陣的事件,是否已提供足夠的借鑒?


整個事件究竟是人為失誤,還是不可預料的意外?如果是意外,那未來便需要精心預測每個活動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完善的應急方案。然而,若失誤源於人為,那追究責任便無可避免。政府不能含糊其辭,以免在媒體的強力追問下,進一步損害其公信力。


在事件定性後,事後檢討無疑是強化管治的重要一步。但局方現時要求體育園管理層參與制定「上情下達」的機制,似乎與事件邏輯相悖。管理層能否將所有可能的問題納入該機制仍然存疑。畢竟,管理數萬人入場的大型場地,細節和變數多如牛毛。此外,前線人員承受著極大壓力,他們不僅需遵從上司指令,還需與入場觀眾面對面溝通。在面對憤怒的觀眾時,若要一邊執行上層命令、一邊匯報情況或接收新指令,前線人員勢必疲於奔命。


從媒體視頻中可見,當晚手持門票的觀眾有冤無路訴,與工作人員理論如同對牛彈琴。鏡頭中的工作人員猶如人肉錄音機,僅重複勸人離場,卻無法提供合理解釋。當時,為何沒有專責人員可以即時聯絡各方,迅速處理問題?社會各界應無異議,公開競技比賽未完場便驅趕觀眾明顯違背常識。如果當時有一位工作人員能通知上級或運用此普通常識,作出合情合理決定,問題或許能在造成不可逆傷害前獲得解決。人們不禁會問:為何前線工作人員會失去此普通常識?為何沒有員工主動向上司或高層匯報和溝通?當時到底有沒有監場或總監等職位的人員在場? 


最後,任何機構的員工都清楚,遇到問題時向上司匯報是基本常識。在這次事件中,「下情上達」比「上情下達」更為合理。政府在管理大型公眾項目時,應該鼓勵管理層廣開言路,提倡員工同心協力,保持同舟共濟的精神。同時,對員工的管理也需做到恩威並施,獎罰分明。無論是啟德體育園區還是政府機構,這次大型活動管理失誤顯然揭示了公務員工作文化中的弱點,政府必須正視並加以改進。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