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皮書看香港民主的戰略意義

星島日報| A11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潘學智

上月初美國舉辦民主峰會,藉台港人士以民主為幌子,激化中西意識形態對抗。國務院新聞辦先後發表《中國的民主》和《「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兩份白皮書,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又重申《中英聯合聲明》對普選的沉默,向世界爭取「民主」的話語權。從國際脈絡以大觀小,香港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新一屆宣誓就職,亦是中美關係的一片拼圖。當民主發展成為外交角力場後,新選舉制度於香港的實踐,亦無可避免地添上大國競爭的戰略意義。

港式民主以發展為目標

白皮書開宗明義指出,一國兩制下的民主制度是為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因而香港的選舉設計不完全以人口分額為基礎,而是強調均衡參與,在選委會和立法會保障一些人數不多,但對社會經濟結構舉足輕重的階層與界別。這個原則一以貫之,中方自過渡時期起,已經培養工商專業精英為治港核心,以保持繁榮穩定為前提,由資本家落實資本主義。換句話說,任何損害資本主義、阻撓經濟發展的亂象均有違原意,更遑論全面民粹化的議會和高呼攬炒與制裁的議員。

港式民主不止重視政制代表產生的過程,白皮書將「好民主」與民眾福祉掛鈎,以巿民能否享受到發展成果為最終目標。過去治港者常將民間的不滿與爭拗,歸咎於反對派阻撓施政,例如新界東北發展、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建的延誤,便被認為影響了無數工人的生計,令香港錯失解決發展瓶頸的機會,繼而令民怨冒升。現在愛國陣營牢牢掌握權力,沒有反對派的束縛,相信不少人期望他們做出好成績,表現出新選舉制度是「好民主」。

探索選舉以外的民主渠道

按照設計,選委會投票選出特首、立法會部分議席及港區人大代表,愛國陣營將在不同崗位實現行政主導。不過,即使立法會激進勢力及不合作運動絕迹,也不等於行政立法關係會一帆風順。因為新的政治形勢代表有新的政治關係,議事堂內仍然充斥派系競爭、社經背景和自身利益的矛盾。建制政黨就曾帶頭推翻行政當局提高長者綜援的受惠年齡,上月的競選過程亦再三證實落場無父子。再者,議員縱然全是愛國者,他們對特首的態度不盡相同,未必更容易達成共識。

建制派自此壟斷議會,令人擔憂反對聲音可能會於短期失蹤,但是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將會積累於社會深層。恰如白皮書主張擴闊協商、諮詢、聽證、對話等多種民主渠道,選舉只是民主制度的其中一個環節。未來政府需要更主動地接觸民間人士,吸納議會以外的非主流聲音,才能讓施政工作更貼近基層,令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成為符合港情的發展道路和治理模式。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