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思路對接」的困難和機遇

星島日報|A15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龍家麟

由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率領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特別提醒特區政府官員要做到「理念對接,思路對接」,並且指出香港應該留意「本位思維」的局限,放棄以程序作為政策制定的主體思維。更重要的是要認清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的獨特優勢,放遠眼光,盡量利用自身優勢去融入及協助國家發展策略。有建制派甚至提出如特首林鄭月娥堅持不調整「沙嶺殯葬園」建議,或會影響連任。但是黃副主任亦明確指出,凡是符合「五個善於」要求的人選就應當支持。個人的觀察是特區政府從來無意偏離國家政策,但兩個制度的確有距離。

港「科技產業化」認知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前身是「國家計委」,一九九八年由於改革開放的需要才改名。香港方面, 除了麥理浩和董建華時代具備長遠經濟規劃思維之外,政府內部一向缺乏這種前瞻性思維。無論立法會或社會人士也未能令政府接受他們政策層面的盲點。公共政策和社會進步是有因果關係的:六十年代的香港,由於郭伯偉爵士(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一年香港財政司和「積極不干預政策」的鼻祖)極力反對政府提供免費小學教育,香港現時不少六十五歲以上人士的教育水平偏低甚至是文盲。多年來政府冷落比較進取的發展思維,一下子要求官員完全了解一系列高層次要求:香港需要利用與歐美發達國家溝通能力,背靠祖國,面向世界,走進一個「由治而興」的時代不會是容易的事。

崇尚自由經濟的美國矽谷,百多年來都是倚靠政府投資軍事科研,例如一九○九年的無綫電發明和現代的互聯網去帶動發展的。歐盟也有類似規劃,二○○○年的「里斯本戰略」(Lisbon Agenda), 政策目標是探索知識型經濟,鼓勵創新,追上美國的發展。自從一九六一年起,新加坡經濟發展由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主導。二○○三年EDB成立「知識產權學院」 (IP Academy)政策目標是推高「科技管理」和利用科技去創業的水平。同類的建議,二○○六年在香港也得到「數碼港」和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的支持。但由於政府不承認「科技管理」是「科技發展政策」的一部分,項目沒法落實。累積十五年無為的結果是民間對科技創業的認同水平偏低,政府內部、大學科研單位和商界對「科技產業化」的認知亦都偏低。

新智識型經濟 人才是重點

據說宣講團除了公開演講之外,也特別和陳帆(運房局)、許正宇(財經事務局)和薛永恒(創科局)幾位局長見面交流及聽取意見。評論認為,港府官員與內地官員和智庫多一點溝通交流,對了解大局和「理念對接,思路對接」肯定有利於香港整體發展。我個人估計,基建和財經事務是香港的強項,香港提出的建議會比較靠譜。香港的創新科技政策思維一向比較落後,港方未必明白知識型經濟最重要的發展元素不再是「土地」、「勞工」和「資本」。現代科技型經濟發展是靠知識創造財富,最重要的元素是:一、「人才」尤其是本地人才;二、「結構資本」即政府有責任建立的創新系統;三、「網絡資本」特別是香港的國際網絡。知識型經濟有能力從無形的知識創造價值,資金會追逐賺錢的項目。政府要懂得和有能力在香港創造有利條件,才能準確把握和落實「十四五」對香港的期望和機遇。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