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經濟之路

星島日報 2020-01-23 A15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潘學智

《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是十年前的暢銷書,那是「世界是平的」的年代,全球化是最時髦的話題。中國崛起成為全球製造業基地,居於美國的作者希望親身感受其影響力,決定展開為期一年的經濟實驗:舉家罷買凡是中國製造的商品。現在潮流一轉,輪到香港人按政見消費,或許仿似作者的經歷一樣,雖非完全辦不到,但抵制過程患得患失,最終苦了自己。

良心消費無可無不可

從微觀角度,以價值觀主導的良心消費(ethical consumerism)不是陌生概念。由取締血汗工廠到拒絕動物測試,社會共識塑造企業責任,甚至有法律保護。基於扶貧、環保、健康或信仰價值而衍生的公平貿易、有機飲食、素食主義、猶太潔食、清真食品在商業世界佔一席位,並存不悖,給消費者自由選擇。若把政治訴求視為一種社會使命,黃店其實與社企無異,寬鬆質素賣同情,要是有一群願意付出「黃色溢價」的堅實支持者,則無可無不可。

政治行動披着經濟外衣,將社會撕裂蔓延到商界,卻是遭人詬病的風氣。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生意人考慮利益和立場而歸邊,無可厚非。用錢投票本來順應市場邏輯,被激進主義和鬥爭思維捆綁後,儘管不是原意,卻難以劃清界綫。出於報復心態搗毀異見店鋪,固然令人不齒,不過社會運動懂得自我修正,開始有人檢討「黃衞兵」的越界行為,遲來總比沒來的好。便是早年的釣島爭端和薩德風波,觸發國內杯葛日貨、韓貨,完場之時也會反思頭腦發熱的民族主義所帶來的得失。

經濟鐵幕犧牲多元自由

畫地為牢、定義含糊、規模不大,是對黃色經濟圈的主要批評。有人覺得黃藍商戶壁壘分明,損害營商環境;有人覺得認證準則欠奉,捐款予抗爭基金可以上榜,曾經在網上批評政府也可以入圍;有人覺得黃色經濟圈以地區小店為主,難成氣候,更遑論擺脫中國供應鏈。這些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年輕人聽罷,大概嗤之以鼻,只道「懲罰」黃店是亂世裏的小確幸。認識有位朋友,是未到三十便獨力置業的年輕專業人士,同時也是無懼負資產的「支爆」狂熱者。「攬炒」如此,還會談實際嗎?

十多年來,全球化抵住剝削、壟斷、依賴等各種批評,促進貿易自由化。誰知道保護主義抬頭,一下子打翻了世界秩序,令新自由主義塵封在舊時代。中美交惡,自詡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處於新冷戰前沿,率先築起經濟鐵幕,犧牲多元自由等民主原則。不少人憂慮香港會演變為新柏林,如今倒是一種自我實現。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