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危機前景未明 如何找出路?

星島日報 2019-12-12 A14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龍家麟

星期二早上(十二月十日)應邀參加了香港電台英文台時事節目 BackChat。同場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和郭家麒醫生。英文電台時事節目一向是小眾節目,但總算有機會講出如果堅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並不能達成各方尋求共識,建立協商基礎,繼而成為解決方案的起點。民主思路早前提出的「和解及真相委員會」如果被接納,已經回應了「五大訴求」其中四個。即使政府現在提出以八三一為框架的政改方案,亦會被定性為永劫輪迴的假普選方案。何況政治現實是中央政府沒可能在現時的動盪局勢之下容許任何政治改革。大膽預測,香港在恢復平靜之後五年,才有機會重提「八三一框架政改」已經是一個樂觀的說法。

務實改善經濟民生發展

五年之後,二○四七「五十年不變」的大限更加接近,一九八五年香港中英前途談判當時面對的土地使用權,樓宇按揭等等的不確定因素將會重新浮現。香港沒有時間和沒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停滯不前。政治改革之外,各派政黨和智庫人士都應該積極提出改革方案,目的是改善經濟民生發展和自我完善能力。例如民主思路上星期在來年《財政預算案》的諮詢會上建議:

1)成立以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為藍本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各商會、政黨等游說了二三十年,政府理應重新積極考慮。

2)認真對待職業培訓這功能,務求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同時向專業教育學院(IVE)學生提供更大幅度的學費補貼。

3)政府和文藝青年合作,積極開發和保育香港的文化和旅遊資源,目的是提供更多元化的旅遊服務,和提高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的競爭力。

4)參考德國的例子,向政黨附屬的智庫以得票比例直接提供研究資助,鼓勵政黨發展政策研究能力和協助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之中更加有效和有能力與政黨達成共識。

5)香港是一個高成本經濟體系,參考其他高成本經濟體系的唯一出路是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政府應透過大學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提供創業培訓,吸引世界級「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來港成立辦事處和向科技初創企業提供「種子」「天使」「A輪前融資」(Pre-Series A)階段的資金資助,這些政策措施目的不是取替私人投資投資者的角色,而是增強創新產業的基本條件和適當減低私人投資者的風險。

政治最終還是政治解決

以上都是實務政策措施建議,政府可能接受或不接受。政府掌握公共資源,體系能否引入民間智慧,用於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是政務司司長管轄範圍的行政措施改革。香港面對政治危機,政治最終還是要政治解決。要解答的問題包括:一、香港下屆特首需有甚麼特質?二、他在五年任期中需要解決哪些政治矛盾?三、如何實踐香港人和北京政府都能夠接受的普選方案?有說特首必須聽話,而且有智慧。有說找類似麥理浩的人物就可以。有人說「二○四七」有如香港第二次回歸。香港政治程前途問題看來並不簡單,希望下次有機會繼續討論。

龍家麟

民主思路理事及聯席召集人(國際)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