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醫療系統失衡 關鍵在公營改革

A14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By 黃梓謙

星島日報 2019-04-25

 

香港公私營醫療失衡,非朝夕之事。早於○八年,時任食衞局局長周一嶽在推動醫療改革時,已經指出香港公私營醫療嚴重失衡,即大部分市民依靠公營醫療服務,但公立醫院卻得不到合理數量的醫生照顧眾多病人。時至今天,失衡問題每況愈下,數據顯示四成五的醫生在公立醫院工作,正照顧香港約九成的病人,而其餘五成五私家醫生僅照顧一成的病人。隨着人口老化,如果政策不變,預期公立醫院醫生的工作量只會有增無減,更有心有力的醫生也會因壓力「爆煲」和惡劣的工作環境而轉投私人執業。要解決積累已久的政策大難題,沒有政府可以一步到位,但必須要拿出勇氣,克服政治阻力,落實有效措拖,絕不能坐以待斃。

 

醫者父母心 以大眾利益為本

曾到公立醫院輪候街症的市民都不難體會公營醫院醫生每天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犧牲個人作息時間,堅持緊守崗位,不辭勞苦地服務市民,着實令市民對香港醫生肅然起敬,更啟發筆者對整個公營醫療制度的反思。不過,在放寬引入海外醫生來港執業一役,以至近日醫委會全數否決四個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醫學界受到建制與泛民的罕有夾擊,社會更有評論認為業界拒絕放寬引入海外醫生是出於保護主義心態,擔心海外醫生對本地醫生的生計帶來衝擊。

政治乃眾人之事,香港今日所面對的公私營醫療失衡問題已不單純是業界利益問題,而是全社會關注的公眾利益問題。筆者理解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就無可避免成為政治事件,各持份者均為所屬團體的利益據理力爭。正如醫學會會長所言,他要向自己的選民而非向特首負責。

面對人口老化,醫療需求急升,公營醫療人手流失,導致留守公營醫療體系的醫生疲於奔命。筆者希望懷着父母心的醫生三思,專業自主要維護,但不等如業界利益可以凌駕現實需要,忽視公眾利益。

醫生不足和公私營醫療失衡並非香港獨有問題,但新加坡政府處理得宜,在過去十年急起直追,令醫療系統日漸完善。例如,新加坡在引入海外醫生時,設立頂尖學府名單,畢業生可享免試制度,合乎相關資歷海外醫生可申請有限度註冊,海外醫生在實習監督期使用,完成相關規定便可申請註冊正式執業牌照,比本港的考試制度簡單,又能保障醫療質素。

 

星洲削認可院校數目 制度靈活

此外,多數在新加坡的海外醫生更留在公營醫療系統服務,大大紓緩人手不足的壓力。根據資料顯示,新加坡有約百分之四十二點五為外地訓練醫生,當中約有七成六在公營醫療體系工作。最近,新加坡衞生部與醫藥理事會決定大幅削減認可外地院校數目,由一百五十八所減至一百所,正正反映她們制度靈活。新加坡政府明白只要醫生人數足夠,就可調整政策,逐漸提高海外醫生門檻,保障醫療質素及本地醫生的利益。

筆者支持放寬引入海外醫生,但不等同於醫學界要放棄專業自主,「打開中門」,讓不及格的劣質海外醫生湧入香港,破壞本港醫療系統。香港可參考新加坡,設立較短的認可全球醫學院清單,主打與香港醫學院課程水平相若的世界頂尖醫學院,同時規定循此途徑引入的海外醫生必須在公立醫院工作,優先為公營醫療系統減壓,保護社會大眾的利益。

當然,遠水不能救近火,調整現行機制,引入優質海外醫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海外醫生和更多本地醫生繼續留在公營體系服務。

政府與醫管局在改善醫院工作環境、工作晉升及待遇等議題上,應多與前綫醫生溝通,作出相應政策調整,才有機會扭轉劣勢,解決本港公私營醫療失衝的問題。

 

黃梓謙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發展)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