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消費將掏空香港?

思考香港 | 葉浚生 | 民主思路地區幹事

近期,有關香港市民北上消費導致本地餐飲業困境的言論在媒體上頻繁出現。當代的社交平台,透過其演算法,容易讓用戶接受更同質化和極端化的內容,當這種聲音幾乎成為主流時,大家便要小心此類內容產生的同温層效應,避免被單一角度的輿論所左右。

其實香港的餐飲業面臨的挑戰並非朝夕間所形成,它還涉及其他因素。沒錯,一間餐廳的收費、食物和服務質素形成的「性價比」,的確是消費者光顧的原因,但若將整體行業的困境歸咎於「低性價比」這單一因素,便會過度簡化問題。實際上,除了匯率變動、國際企業進入市場,地緣政治的影響,還有更多層次的因素值得深入探討。
出境消費現象已存在多年,但近期的數據顯示,即使在疫情後,香港人的出境人次仍未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反觀本地,假日期間,不少商場和主題公園如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的客流量激增,顯示本地消費仍然強勁。

匯率的走勢對香港市民的消費選擇有顯著影響。過去四年,日元貶值了37%,這使得不少香港人因而選擇到日本消費變得更具吸引力。同樣地,過去三年,人民幣對港元貶值了12%,而美元指數升值了15%。這表示香港人到海外消費時,尤其是在用美元結算的地方,能享受到顯著的價格優惠。具體而言,香港人離港消費猶如享受到八五折優惠,而到日本消費則平四成。相反,這種匯率的變化可能也會減少到訪香港的旅客消費,因為按此計算,香港的消費成本相對地升高不少。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對香港的消費市場和旅遊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港人愛吃日本餐,以壽司郎為例,該公司在香港的業務即使面對全球匯率的變化,近年仍有增長。引述其母公司「Food & Life Compamies」在2023年11月公布的首季業績,其中香港區的收入約12.03億港元,收入增五成,反映香港市場對國際餐飲品牌仍具吸引力。

筆者相信,香港餐飲業面對的挑戰,非但不是難以解決的僵局,反而是一次機遇,促使我們從多方面共同思考和尋找出路。問題究竟在哪裡?是服務質量,還是租金高昂,亦或其他因素?我們不應該單一地歸咎於某一個原因。正如文章開頭所述,當主流聲音幾乎傾向於單一解釋時,我們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獨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全面分析,方能為香港餐飲業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

頂部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