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香港 | 黃仁樂 | 民主思路成員
上次撰文已經提及過,騙案已經不是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性。 根據一個國際性防騙組織的估計,單是去年全球因為騙案所損失的款項高達一兆美金。而在香港,在2023年總錄得騙案共三萬多宗,較2022年上升超過四成,損失的金額更高達91億港元。投資騙案佔的比率高達六成(59億)。以下筆者跟大家分享一個常見的投資騙案手法, 希望各位讀者有所警惕。
投資騙案有不同的類型,最常見的就是有一些「投資達人」在不同的社交媒體/通訊軟件上開設投資聊天群组,更甚的,他們會利用一些俊男美女的頭像,聲稱自己是投資顧問,誘惑受害人進行投資。令人詫異的是,一些高學歷的人士,甚至是金融界高層,亦逃不過騙徒的天仙局。在這些投資群組裡,往往有很多其他「會員」,在對話中向行騙對象表示他們在短時間內賺取大量金錢。其實這些會員亦是騙徒組織的成員,他們利用假照片、假資料企圖說服行騙對象,他們只用極短的時間便能赚錢購買豪宅、名貴跑車、名錶等奢侈品。
很多時候,對象的確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豐厚利潤。曾有一例子,受騙人投資了一百萬,只在短時間內已經獲取五十萬回報,而那五十萬確實存放在戶口內。事實上,騙徒組織同時間招攬不同的行騙對象,這五十萬的回報其實是來自另一人的投資。受害人收到回報,他們會繼續加碼投資下去,最後,此人總共投資了一百五十萬,減去之前獲取的五十萬的 「回報」,實際損失一百萬。
正所謂「有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高回報往往承受高風險。投資者應該謹慎地分析,反思世界上有沒有零風險的高回報的投資產品。市民應該核實那些所謂投資達人的真正身份。騙徒很多時候都是利用一些著名「股神」的頭像來行騙。市民應該慎之又慎,不要上當。那些「俊男美女」很多時候亦會訛稱自己樂意成為受害人的知己,甚至情侶,而不斷地誘使受害人繼續投資。筆者奉勸大家:因為一個你素未謀面的人,將畢生積蓄交托给她/他是何等不智的事。以上只是投資騙案的其中一種手法。市民如果有懷疑,應立即致電18222與香港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以協助應對懷疑騙案。市民亦鼓勵下載香港警察的防騙伺服器 APP。市民可以利用這個APP輸入相關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賬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