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電視辯論
湯家驊 | 明報 | 法政隨筆
無獨有偶,英國大選和美國總統選舉分別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舉行兩場公開電視辯論。朋友差不多一致認同英國的黨魁辯論實在沉悶無聊,不看也罷。這邊廂是失去執政地位十多年,卻這麼多年來也出不了一位具政治魅力和視野之政治領袖的工黨;那邊廂則是一個8 年來換了5 位首相的執政保守黨。保守黨黨內政治也弄得一塌糊塗,如何期望能管治好國家?難怪英國江河日下,更有不少地方政府瀕臨破產。
大家同意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總統辯論比較有趣;但有趣不代表有質素。一邊是一名幾近老人癡呆、不時胡言亂語的老人家;另一邊是一名毫無品德、只懂口出狂言的銅臭商人。這場辯論同樣是慘不忍睹。
有時會感到奇怪:究竟這些所謂民主選舉公開辯論如何能幫助選民作出明確選擇?選民着重的究竟是什麼?形象外表?口才?還是候選人代表的政治價值觀?形象只是表面的包裝,好口才不代表有誠信。不要忘記希特勒、墨索里尼均是極具說服力和政治魅力的人物,但他們是國家領袖的好選擇嗎?當然不是!如果選民着重候選人的政治價值觀的話,那麼拜登和特朗普應該連門口也進不了。那麼這些辯論所為何事?
不少人說民主是好東西;但這好東西的好處在哪裏,在這21 世紀卻沒有人說得清楚。沒有高民智的文明社會,沒有高質素的政治領袖,只怕好東西也會變成壞東西。看著這兩場電視辯論,我們這些坐在電視機前剝花生的觀眾啼笑皆非之餘卻又平添一份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