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 2020施政報告建議書(Chinese only)

政策綱領

 

經歷修例風波與新冠肺炎的雙重打擊,政治制度的既有缺陷突顯,經濟表現步入衰退期,國際博弈令香港危機雪上加霜。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關注我城的自由程度和未來前景,特區政府應當竭力鞏固「一國兩制」優勢,善用高度自治權展現核心競爭力,保持國際聲望與地位。

 

疫情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影響,經濟活動停擺令勞資雙方共陷困境。大眾出行受限、教育模式轉變,市民為適應疫下新生活也衍生新的民生需求。特區政府應該有效率地利用累積的庫房盈餘,撐經濟、保就業、顧民生,同舟共濟令社會復甦。

 

現今世代重視社會公義,深層次矛盾無助重拾希望與建立遠象。投資未來從不局限於基建,特區政府應該在教育、環保、房屋、醫療、社會共融等範圍作有意義的長遠投資,創造多元和豐盛的發展機會,重塑公平與開放的社會制度與競爭環境。

 

鞏固「一國兩制」優勢

 

保持國際地位,提升軟實力

  • 設立具廣泛代表性的「一國兩制」委員會及辦公室,協助政府處理有關「一國兩制」的問題。《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不少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機構正靜觀其變,尤其解釋及回應公眾及國際商業社會對《港區國安法》的疑問。
  • 成立專注香港涉外關係的半官方高層智庫,負責推動和協調涉外工作。促進、協助和鼓勵本地智庫與關注香港事務的外國機構定期交流,動員社會各界加強香港在亞太區及國際網絡中的角色。
  • 擴大「一帶一路獎學金」涵蓋範圍,鼓勵本地大專生前往東盟及沿線國家交換及實習,培養更多掌握國際局勢的青年。
  • 提供獎學金予海外學生報讀本地研究生課程。畢業後,得獎者義務擔當文化大使,由香港設置於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聯繫,向社區推廣香港。

 

政策創新,提升管治效能

  • 成立五個「未來中心」,就政制及管治、可持續發展、社會福利、青年發展等優先議題,與商界、學界、專業團體、民間組織、市民和其他持份者緊密聯繫,共同商議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由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委託學界及智庫執行。
  • 增加及改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在現時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納入合資研究項目,並於審批準則引入政策倡議能力,從而提升非牟利機構的研究實力,及善用公民社會的影響力。
  • 撥出地區行政款項,推動具參與式預算概念的先導計劃,徵集改善民生的項目,經過市民投票,再由專業人士與地區人士組成的委員會參考並評審。讓地區資源更能貼近市民的期望和需要,提升政府與民共議的形象。
  • 改善政策制訂及執行過程,由效率促進辦公室與研究機構建立伙伴關係,以行為洞察及設計思維角度,主動檢討、改善和革新政策過程,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更好便利市民。

 

疫下復甦

 

扶持創新發展及多元經濟

  • 成立策略性的「競爭力發展局」,就產業、研究、創新、人才等方面制定短中期競爭力發展政策,由勞資官民代表共同形成政府引導大市場的協商型規劃,締造有利環境以推動永續發展和創造就業,最終提升社會福祉。
  • 新設引導基金,由擬建的「競爭力發展局」撥用,揀選有前景的企業及具競爭力的行業,投資於未來知識型及創新型經濟支柱。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的創新能力為最大弱點,較鄰近地區尤有提升空間。

 

創造就業,緩和經濟衰退

  • 提供學券或津貼等資助予低收入家庭學生得到課業輔導,由受認可及具相關經驗的非牟利機構,聘請應屆大學畢業生當補習導師。
  • 推廣生態及文化旅遊,提供配套設施增強遊客體驗,包括在鄰近郊野公園地點建設旅舍,建立以工業史為主題的歷史遺產園區,以及保育二戰軍事遺跡。

 

創新科技,發掘增長點

  • 開設不同性質的技術中心,推動再工業化。與其他公營機構和私營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同時初創企業可以切合所在地點的特點和需要,使用鄰近社區作試驗計劃。
  • 提供特別免稅額予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地區或國際總部的企業,作為其知識產權的補償,藉此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並帶來新技術。
  • 開放公共服務合作,建立機制與本地創科企業試行新公共服務,鼓勵大型企業與初創企業合作推動創新項目。
  • 增撥資源予「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和「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協助初創企業爭取天使資金投資,與全球的大型研發、技術轉讓和商業企業作有效聯繫。

 

創建公平社會

 

重視下一代

  • 設立青年影響評估機制,在制訂所有政策時必須審視對青年的影響,並在政策文件中列出評估結果。
  • 改善職業訓練的社會形象,吸引青年投身技術工作,以填充就業市場空缺。政府應與商界緊密檢討長遠人力資源發展。消除人才技能與工作機會的錯配。

 

可持續發展

  • 設立「社會幸福指數」,由政府部門或受資助機構,以宏觀角度檢視香港在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各方面的社會發展。從GDP導向的發展,轉向以顧及巿民生活幸福感為中心。
  • 加快推行都市固體廢料政策及垃圾分類政策,爭取在來年立法會會期內通過「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和「塑膠容器生產者責任制」計劃,從垃圾徵費和塑膠稅中資助回收行業。
  • 擴大綠色金融範疇,為環保產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協助綠色建築以外的環保行業發展。

 

房屋

  • 確立住屋為市民基本權利,於短中期發展更多土地,扭轉新建私營房屋越建越細的趨勢,保障香港人的居住空間。
  • 考慮發展鄉郊用地,由房委會或房協發展高層公營房屋,平衡丁權與其他港人的居住權。
  • 請求中央釋放部分軍事用地,在充分顧及駐港部隊的尊嚴、權利及運作需要下,發展作公共用途,如大學、醫院、軍民共用的休憩地點。
  • 分割投資需求和住屋需求,減輕全球游離資金投放於香港房地產巿場,而日益惡化的貧富懸殊。

 

公共衛生

  • 加快落實「社區健康中心」計劃至全港十八區,改善基層醫療,從治病走向防病,長遠實踐「居家安老」政策。

 

社會共融

  • 增加政府架構內,非華語人士的參與及代表,如公務員團隊、地區行政架構及諮詢委員會。最終達至與其人口比例相適應,讓非華語人士融入社會,突出族裔多元化乃社會資源而非社會負擔。採用「非華語人士」替代「少數族裔」一詞,加強香港不同族裔的融合,從政策定位提升不同種族的尊嚴。
  • 培育學生成為國際公民,認識不同國家的宗教和文化,可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起點,並以價值觀教育為本位,深化文化社會有包容、尊重等普世價值。
TopPress Rel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