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新自由主義

星島日報 | 慎思而行 | 潘學智

香港一直是新自由主義的堡壘,為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政府鮮會主動介入市場。政府將財政開支鎖定在GDP的兩成,即使近年投放略增,稍微打破此金科玉律,但仍然堅守「大巿場小政府」。受制於管治哲學與財政資源,香港從無強而有力的產業政策,只有被動地期望商界回應政府願景。李家超發表首份《施政報告》,領導產業布局,主動招商引資,反映新政府將會打破「積極不干預」的慣性。

政府由促進者變為參與者
新加坡是發展型國家的典型,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由政府擁有,市值超過兩萬億港元,履行宏觀經濟計畫。《施政報告》宣布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儘管兩者的規模難以比擬,但是概念類近,被稱為「港版淡馬錫」。港府注入三百億元「共同投資基金」,連同現有「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和「策略性創科基金」的三百二十億元投入,令投資額度擴大近一倍。目
前相關投資由港府督導,邀請專家小組制定策略,委託私募基金管理,將來的形式相信大同小異。自此之後,政府能夠更靈活地調度財政工具,主動實踐產業政策。
過去政府主要依賴投資推廣署招資引商,「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是更進取的新猷。這個辦公室將物色目標企業,並為它們度身訂造落戶計畫,標誌政府在市場上的角色由促進者轉變為參與者。內地和海外17個經貿辦內亦會設立「招商引才專組」,負責主動接觸目標企業、聯繫百強大學,招攬當地人才及留學港人,善用各項簽證計畫回港發展。

港式資本主義需追上時代

民主思路在兩年前曾進行電話調查,發現近七成市民支持政府更積極地參與市場,主動發展特定行業。在聚焦小組的分享上,巿民普遍認同市場經濟的關鍵要素,如私有產權、貨幣自由兌換和資本自由流動,希望這些特質保持不變。但是他們也感到香港的經濟政策過於被動,削弱競爭力,忽視產業多元化。港式資本主義的弊病日漸惡化,貧富懸殊加劇、青年上流機會削弱等社會問題陸續
浮現。歷屆政府似乎自滿於往日成就,故步自封於四大支柱產業的舒適區。市民期待一個有為政府放膽發展經濟,與巿民同步前瞻。
舊有的經濟模式為我們帶來一時成功,引領後工業時代經濟發展,換來「亞洲四小龍」的美譽,但已無法回應前景複雜的國際新形勢。疫後經濟講求抗逆力及復原力,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也要跟上時代,從改變政府功能開始,主動適應並變化。政府加深市場參與度,背後有資金投資配合,有執行能力支撐,也有民意基礎支持,是強化經濟競爭力及鞏固國際投資者信心的一大步,也維持「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的首要任務。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