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A08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龍家麟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二○一四年三月四日(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期間),發表了一篇有關如何收拾當時局面的文章:他指出烏克蘭只可以擔當中立國和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橋梁角色,不能加入任何一方陣營。烏克蘭的國際地位可以參考一九四八年脫離了蘇聯統治的芬蘭:現時是「歐盟」成員國,但拒絕加入「北約」。基辛格更加批評烏克蘭領導人獨立之後二十三年仍然不懂歷史、不懂管理國家和不懂妥協。
基辛格今天已經九十八歲,在美國政壇已經沒有影響力。現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屬於新一代的「主戰派」,他們的「冷戰思維」正在主導美國的外交政策和世界的命運。在他們眼中,俄羅斯等同冷戰的戰敗國,蘇聯解體之後已經沒有能力和美國對抗。中國於是成為「英語圈」(英、美、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主要針對目標。「主戰派」相信的政治論述包括:一、《百年馬拉松》:中國在任何問題上都不會與美國合作,最終以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權為目標,以此洗雪百年屈辱。二、《長期博弈 》:中國將會以「取代戰略」,逐步達成取代美國主導全球秩序。三、《注定一戰?》:中美會因為競爭關係而宿命性爆發衝突,終於導致戰爭。四、《重返亞洲戰略》:作者坎貝爾Kurt Campbell現時的官銜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管亞洲事務官員」,他主張專注在亞洲管控中國的外交戰略。
「英語圈」國家針對俄羅斯和中國,其中原因包括他們分享十一世紀英國訂立《大憲章》Magna Carta 作為憲法基礎的歷史背景。「英語圈」國家相信限制王權,而且認為俄羅斯一直沒有限制國家權力的法律是奴役人民和作出野蠻行徑的根本原因。而由於中國在一九五四年通過的最早憲法初稿主要是參考一九三六年的蘇聯憲法,所以中國必然是敵對國家。所以「主戰派」主張使用「北約」甚至「亞洲版北約」去控制中俄兩國。他們有所不知的是中國需要長期的和平才能完成「國家民族復興」的任務,所以會避免戰爭,他們也未能領會普京曾經向他們暗示,俄羅斯戰士性格有如大灰熊,受威脅時會不顧後果地反抗。
中國是唯一可斡旋的大國
普京熟悉俄羅斯帝國歷史,他心目中的烏克蘭從十四世紀開始被俄羅斯統治,是以基輔為中心的俄羅斯領土(Kievan-Rus)。最近更表示他在蘇聯解體之後曾經充當的士司機維生。他無法接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屈辱,而且認為西方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是遲早會發生的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錯判形勢堅持加入「北約」,以為「主戰派」會出兵參戰或最少跟隨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南斯拉夫內戰時期建立的軍事禁飛區。
「主戰派」指控中國知道俄羅斯出兵和俄羅斯要求中國提供軍事支援,目的是把誤判形勢而引發戰爭的責任推向中國,但似乎忘記了中國是現時唯一有可能負起在俄羅斯、美國、歐盟和烏克蘭中間斡旋和調停的負責任大國。中國必須向世界各國表明:不積極參與制裁俄羅斯的理由是要保住調解能力,希望能夠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香港在任何情況之下只可以站在中國的一邊。
但長遠來說, 中國可以利用香港對「英語區」的深刻了解,在「一國兩制」中國主權之下的香港,主辦更多國際交流發展中國的軟實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