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 A10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潘學智
中西鬥爭波譎雲詭,五眼聯盟調整對港政策,攻心為上,放寬移民措施加快港人流散異鄉。先是英國的BNO新簽證,雖有福利限制,但足以鋪路入籍。加拿大出手延攬高學歷港人,澳洲挽留當地畢業生及高技術勞工。縱使疫情之下不便遠遊,多國大門已經向高質素移民打開。專業界別的離職潮甚囂塵上,初職青年頭戴四方帽,手執BNO,要走也非難事,令人擔心香港逐漸步入黃昏。
海外就業也會回流
青協「青年創研庫」的調查發現,四分一青年考慮於未來五年內到海外就業。從事支柱產業的年輕人才具有競爭優勢,事業選擇與機會更多,離港比例再高一點。首選是歐美發達國家,原因依次為追求作息平衡、有計畫移民、社會及政治穩定和喜歡當地環境。加班文化與生活擠逼是香港老毛病,實在趕客。若因社會亂象而心生離意,也無可厚非。細看之下,年輕人去外地就業的決定,竟然與經濟因素拉不上關係。發展前景只排第五,而且遙遙落後。
不過,憑此斷定年輕人才流失,將會窒礙香港發展,又言之過早。因為調查同時指出,假如獲得更好的事業發展機會、取得外國國籍、香港社會及政治回復穩定等等,他們超過一半會考慮回流。同一組織的另一份調查發現,有打算移民的青年中,四分三仍想貢獻香港,反映對社會有很強的歸屬感。相信這群青年即使身處海外,仍然心繫香港,緊貼社會發展。一去不返的,只屬少數。
人才流動乃大勢所趨
人才流失(brain drain)並非新鮮議題,過去着眼點在於計較各國的得失。當年歐洲建立單一市場,已有成員國擔心群集效應,人才會被吸引至最發達的地區。随着年月流逝,愈來愈多觀察認為人才輸出國不一定是輸家,一來向家鄉匯款能為本國賺取外匯,二來不少人才最終選擇回流,令人才流動(brain circulation)成為一種知識交流,將外國最先進的經驗帶回較落後的本國。歷史例子有離散的猶太人復興以色列,中國和印度也經歷過外僑從美國歸回潮,造就國家崛起。
全球人員流動已成常態,不少人正靜待疫後的再全球化。年輕一代面對環球競爭,趁着青春,流動力高,社會包袱少,到外國交流、留學、工作,多見世面總是好的。筆者有兩年在倫敦讀書和實習,欣賞一下外國的月亮,後來研究大灣區,又花兩年在珠三角九市跑了一圈,還是覺得香港好。今天我們見到一群想到外地闖闖的年輕人,假以時日,他們成為香港情懷、國際視野兼備的新一代,豈非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