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 如水 」 哲學挽救國際形象

星島日報| A12 | 每日雜誌 | 慎思而行 | 江肇恒

最近,美國商業雜誌《財富》(Fortune)刊登了一篇由居港五十年的金融界人士Alan Smith所寫的文章,題為《所謂的「香港敘述」錯在哪裡》(What the ‘Hong Kong Narrative’ gets wrong)。作者指出,每當提及香港,國際媒體便執迷於年輕的民主抗爭者被中央政府欺壓的單一敘述,一方面誇大《國安法》實施和警察執法的禍害,另一方面忽視抗爭者的野蠻行為和香港的形勢在中美博弈中的含意。無可否認,自反修例運動以來,香港以至中央政府在國際輿論上一直處於捱打局面,說明對外宣傳的工作存在明顯的弱點。

透過外宣影響國際輿論,不單是為了讓投資者放心,更對內外的政治形勢舉足輕重。就以英國開啟BNO簽證通道一事為例,即使是普遍排拒移民的英國保守黨支持者,仍對政策表示歡迎,正是因為他們對國際輿論上的主旋律特別受落,認為該國擁有道義和歷史責任「拯救」香港人民。港府要是想抑壓港人移民或對外求援的聲勢,唯有扭轉外國人民對香港的既定印象,從而增加外國政府插手的成本。

難以撼動的傳統媒介

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港府曾於多份國際報章登廣告,強調香港仍然擁有各種自由。然而,這種官方宣傳只屬硬銷,說服力委實有限。至於傳統的國際媒體,例如BBC、CNN等的敘事角度亦非能輕易改變,畢竟它們大多擁有既定立場,而且政治化妝手法純熟。即使是坐擁龐大資源的中國自家媒體CGTN也在外國屢屢碰壁,說明要與傳統國際媒體直接抗衡並非易事。其實,港府去年年中已透過招標覓得國際公關公司Consulum為香港的國際形象救亡,惟未知是否因疫情影響,具體的行動暫時乏善可陳。

如水般的新型輿論戰

不過,觀乎近年趨勢,傳統國際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已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社交媒體和在社交媒體上如魚得水的意見領袖,這正是未來國際輿論的兵家必爭之地。港府可以做的,並不是在各大平台上開設官方帳戶便完事,而是要先熟習這些平台的操作,並透過大數據掌握輿論風向。其次,既然自吹自擂不管用,不如借他人之口替自己講話。有關部門可透過游說功夫主動爭取外國的意見領袖,尤其是言論出眾,不愛跟隨西方主旋律,卻有大批追隨者的人士的加持。只要他們在Twitter上轉發一條有利香港形象的貼文,已勝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或港府任何官員的千言萬語。這些伎倆在國際上已談不上新穎,因為更靈活、更具滲透性的方法已經存在,例如俄羅斯便經常被指透過製作和傳播大量的「迷因」(memes)影響美國輿論。若港府仍不急起直追,未來只會在國際輿論戰場上繼續吃虧,這將為施政帶來更大的掣肘。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