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 A10 |每日雜誌 |慎思而行 |By 江肇恒
凡事過猶不及
文化和政治從來不是分割的,政治甚至經常是創作靈感的來源。然而,過分講求政治正確,不僅無助修補社會撕裂,更會損害創作自由和質素,亦對藝人不公平。就以美國荷里活為例,左翼勢力近年在圈內大行其道,玩弄意識形態,靠攏種族、性小眾、性別等題材的電影輕易獲得頒獎禮評委和媒體的青睞,不願迎合主旋律的藝人和製作人則被同行冷落,甚至口誅筆伐。結果,近年的作品流於造作的居多,真正體現人文關懷的已買少見少。至於逐漸普遍的「包容條款」 (inclusion rider),即演員和劇組人員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少數族裔、性小眾等的規定,更有機會令本來具備才能的人因其身分失去工作機會,助長逆向歧視。那怕是荷里活巨星們慷慨激昂地發表的政治言論,除了宣洩對總統和政敵的怨恨,對社會似乎也無甚建樹。
文化藝術本來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語言,若反而造成更大區隔,則更是不幸。又以台灣金馬獎為例,金馬影展本來是華語電影的重要平台,像《大象席地而坐》等的作品勇於反映社會事實和人性善惡,開拓兩岸觀眾的視野,對兩岸的文化交流甚有裨益。可惜,自從中國電影從前年起在金馬影展缺席,僅有的交流渠道頓然關上,在政治操作中的輸家既是創作者也是觀眾。香港本來已珍貴脆弱的文化產業,是否還承受得下更多的分隔和鬥爭?
讓文化生生不息
這些現象驅使我們反思,香港文化到底代表著甚麼? 它承載著那些意識和特質? 引用哲學概念,我們要找出香港文化的主體性 (subjectivity)。以上的例子證明,被任何一種政治論述支配,無論是主張抗爭或與中國割裂的,抑或是官方的主旋律,對創作的生態都是危險的。若追塑香港文化的底蘊,便會發現幾種元素,包括嶺南文化、西方文化的精髓以及本土歷史都各有其位置。至於流行文化則有更多的可能性,無論是近年探討港人精神健康的電影、訴說年輕人生活掙扎的流行曲或是勵志青春運動劇都能獲得香港人的共鳴。只用政治的眼光看待這些作品未免捉錯用神,亦流於狹隘。要讓香港文化茁壯成長,川流不息,唯有讓創作人享受一個真正自由、免於四方八面的政治審查的呼吸空間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