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
明報 2020-06-26 D05 | 時代 | 法政隨筆 | 湯家驊
星期日是父親節,有人問我,究竟是先有母親節還是先有父親節?我苦笑一下答不出來。上網查查,發覺資料不多,但查到在美國是先有母親節,其後才有父親節。儘管如此,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均有接近父親節的慶祝,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父親在外奔波,兒女感受到的愛多數來自母親,所以母親節始終是較多人慶祝;加上男人的自尊心較重,哪怕心中多麼想,但面上總是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噢!慶不慶祝、如何慶祝,沒有多大意見,你們決定吧!
父親早逝,在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反而感受不到父親節的熱情,隱約記得父親曾經說過,你長大了能自力更生再算吧!今天的我不但長大了,我的兒子也已經長大,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兒女,慶祝父親節變成他自己兒女的事。
中國人注重倫理親情。父嚴母慈,父親是受尊敬的對象,母親才是受家中各人寵愛的。無論如何,兒女的關心是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回報,但在這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社會,很多愛意均埋在心裏,手機一條短訊有時便回應了父母那份渴望的心意。有時我們這老一輩的人對這電子通訊世代實在有一種既愛且恨的感覺。也許沒有短訊我們可能會多一些見面;沒有短訊,大家的對話可能會深入一些;也許沒有短訊,我們所有人的表達能力可能會更強些。但事實是否真的會這樣?誰也不敢說。
湯家驊
民主思路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