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激進化勢成 溫和政治抬頭

明報 2019-04-01

A22 | 觀點 | By 宋恩榮 潘學智

 

立法會補選參選人被DQ(取消資格)、香港民族黨被取締、馬凱簽證續期被拒,一連串政治爭議觸發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一國兩制之際,泛民在九龍西補選連吃兩場敗仗,七一、元旦遊行人數下跌,連外媒也質疑「港獨」前景。有人歸咎選舉策略失當,有人斷言社會氣氛冷淡,有人訴諸寒蟬效應逼壓,卻甚少人願意承認另一種更符合現實的解釋:市民意識到激進主義難成出路,所以民心轉向令溫和政治抬頭。本文將利用民意調查數據,分析政治版圖在最近一年半的演變。

 

非建制派流失40萬人

自2017 年中起,民主思路每半年以隨機抽樣電話調查,客觀評價一國兩制概况,至今共進行了4 輪民調。圖1 顯示第一輪(2017 年中)、上一輪(2018 年中)和今輪(2018 年底)調查中香港市民的政治傾向。溫和派為最大組別(60%上下),即自認為「中間派」和「沒有政治傾向」的市民;自認為非建制派則排第二(少於30%),包括「民主派」及「其他非建制派」(主要為本土派和自決派);建制派佔比最少(12%以下)。

從2017 年中至2018 年底,溫和派及建制派所佔人口比例均有增長,而非建制派則下降。按人口比例計算,溫和派增加5.8 個百分點,由58.4% 升至64.2%;建制派增加1.3 個百分點,由10% 升至11.3%;非建制派共減少6.5 個百分點,由28.2% 降至21.7%。非建制派支持者中,民主派減少4.4 個百分點,由21% 跌至16.6%;其他非建制派減少2.1 個百分點,由7.2% 下跌至5.1%。此趨勢意味着去激進化與溫和政治的急速興起,在2018 年下半年更進一步轉急。

以上分佈可根據香港成年人口轉換成絕對值。2018 年中,18 歲或以上人口為6,099,900(不包括外傭),表示屬溫和派及建制派陣營分別大概添加33.5 萬人和7.9 萬人,非建制派則大概流失40.3 萬人。非建制派組別中,民主派大概流失27.4 萬人,而其他非建制派大概流失12.8 萬人。過去一年半,大批非建制派支持者轉投溫和派及建制派,符合最近的補選結果,亦呼應社會撕裂漸趨改善的普遍印象。

 

港大民研數據證實去激進化

限於我們只進行了4 輪調查,觀測點尚少,未足以證明這股去激進化趨勢是否達統計上顯著水平。不過,港大民研從2016 年10 月下旬起,每兩星期統計有關政治傾向的數據,至2018 年12月已累積55 次,足以檢驗各個派別的變化趨勢。

圖2 為港大民研的調查,大約一半受訪者選擇「傾向中間派」或「沒有政治取態」,大約30%受訪者「傾向民主派」,15% 或以下受訪者「傾向建制派」。以上三者分別對應民主思路的「溫和派」、「非建制派」和「建制派」,分佈如出一轍:「中間派」佔最多,其次為「民主派」,最後為「建制派」。

我們以此計算最匹配各個派別所佔人口比例的3 組線性趨勢。統計分析證實,中間派呈上升趨勢,相當於每年增長1.4 個百分點,而民主派則呈下降趨勢,相當於每年流失1.6 個百分點。兩者升跌幅均達統計上顯著水平,與我們所得的趨勢脗合。不過在港大民研調查中,建制派的變化未見達到統計上顯著水平的明顯趨勢。

 

逾10萬青年摒棄本土自決派

我們的調查進一步探討青年(18 至29 歲)的政治傾向變化。4 輪民調中,溫和派的比例大幅增加15.6 個百分點,由50.8% 升至66.4%;非建制派減少14.4 個百分點,由44.1% 降至29.7%。非建制派支持者中, 民主派由22.6% 微降至19.6%,其他非建制派由21.5% 降至10.1%,減少至不足原來的一半。按絕對人數而言,溫和派添加15.4 萬青年支持者,而非建制派流失14.3 萬青年支持者。雖然相關變化只有在2018 年下半年較大(從第三輪到第四輪調查),未宜太早定論,不過本土派和自決派的驟降,仍值得繼續注意。

無論是民主思路抑或港大民研的調查,非建制派支持者比例一直少於40%,建制派更不足20%,似乎與歷屆選舉中兩者的得票率差距甚遠。其實,大部分市民皆不參與投票,甚至不是選民,而不熱中於發聲的市民,相信更有機會屬於溫和派,所以選舉結果未必能反映香港真實的政治版圖。所謂泛民建制的「六四比」是由於政治兩極化所致,還要受投票意欲、政綱議題、競選策略、個人魅力等因素影響,歷史已證明「黃金比例」並非牢不可破。政治板塊移動影響深遠,去激進化與溫和政治在最近一年半急速興起,足以左右泛民建制對壘的結果。假如將來有代表溫和派的候選人出現,可能會再次顛覆傳統的政治格局。

 

作者宋恩榮是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學智是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副研究員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