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 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

疫後復甦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至今超過一年,雖然政府努力堵截病毒源頭,務求儘快令經濟活動回復正常,但疫情反覆阻礙復甦。香港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被煞停、禁聚令等社交距離措施對服務行業打擊尤其嚴重,最新失業率更升至16年來新高,達6.6%。政府已發放多輪「防疫抗疫基金」,支援疫下經濟,其中的一萬元現金發放計劃,著實解決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可是不論貧富的派錢方式實在不是上策,我們傾向有針對性地扶助經濟不穩中最脆弱的市民,援助特別有困難的行業,改善醫療系統在疫下所突顯的不足,並需反思設立全面性社會及企業安全網的急切性。

設立高層次委員會,制定經濟復甦政策

預期2021年的全球經濟仍然嚴峻, 雖然中美關係初現曙光,香港仍未走出谷底 。香港屬於外向型經濟,難以自主復甦步伐。在處理疫情方面,特區政府有專家顧問小組,可是在處理經濟復甦方面,卻未見有發揮整體調控的組織,及時扶持面臨極大困難的企業界和巿民,因此我們建議:

  • 設立「經濟安定委員會」,由各部門代表、各行業的勞資代表、專家學者、本地及外國商會代表,以及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代表組成;
  • 制定「經濟復甦計劃」,迅速調度經濟及社會資源,以應付為期12個月或更長的緊急情況,協助政府維持社會穩定及威信。

支援受影響企業,渡過難關

市道長期低迷,市民不欲消費。飲食、旅遊、零售、酒店、展覽、文化、娛樂等行業因社交距離措施被勒令停業或嚴重影響,令經營情況雪上加霜,失業率高企,就業不足,倒閉潮將近。政府有必要為相關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及財政補助,為疫後復甦作好準備。我們建議:

  • 退還被勒令停業的企業於2019/2020年度的利得稅;
  • 寬減2020/2021年度利得稅,以五萬元為上限;
  • 由政府為特定受影響企業的僱主和僱員,代供強積金六個月;
  • 豁免公司註冊及商業登記費。

扶助脆弱群體,設適度安全網

疫情之下,中產和低收入人士面臨減薪或被迫放無薪假,由於仍然在職,未能受助於任何政府支援措施,成為脆弱階層,開工不足的情況相當普遍,很多低收入人士未能達到「在職家庭生活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因而失去部分基本家庭生活津貼及相關的兒童津貼,入不敷支的情況更趨惡劣。我們建議:

  • 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以五萬元為上限;
  • 下調在職家庭生活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令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得到在疫情前同等的保障。

改善醫療系統,防患未然

日常醫療服務大受疫症影響,擇期手術、診所諮詢及診斷性調查被推遲或取消。深切治療服務非常短缺,每十萬人只有3.5張病床,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醫學研究的撥款不足,僅限於由兩所大學的醫務人員進行。我們建議:

  • 擴大公私合營計劃的範圍,涵蓋更多專科及亞急性部門,令患者在公營服務因疫情停擺後,仍能接受選定的治療;
  • 增撥資源予醫院管理局,以加強深切治療服務及設置亞急性降壓病房,將相對穩定的患者移出深切治療部,但留院接受護理;
  • 資助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及醫院管理局,為本地研究人員提供機會參與國家級研究和臨床研究,並讓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共同進行。

經濟發展及軟實力

2021年國際政治舞台迎來新景象,中美英關係預計會明顯緩和。中國於2020年底分別簽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作為國内一個地位超然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應把握投資機會,重整香港的整體發展方向。我們的研究發現,大部分市民認為應發展多元經濟,但經濟結構過度依賴服務業,限制了香港的發展選項。香港需要制定一套未來經濟發展的全面策略計劃,為經濟結構調整作準備。

投資優勢產業,擴充市場版圖

香港不僅享有「一帶一路」、大灣區等帶來的發展優勢,更具有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相關人才,有能力在未來十年實現早前制訂的《智慧城市藍圖》。但本地市場缺乏承載,即使有世界一流的優秀大學提供頂尖的技術培訓,人才流失卻始於本科畢業之後。政策不一致、資金不足等系統性問題阻礙智慧城市轉型,政府應主導完善香港高端科研和生產的產業鏈。我們建議:

  • 由投資推廣署主導科學園和數碼港,主動撥地或注資,培養生物科技、醫學研究、藥物治療、晶片設計等優勢產業;
  • 加強對歐盟推廣,擴充市場版圖,藉着歐盟一向希望利用香港作為與中國經濟合作跳板的意願,吸引歐盟企業在香港發展高端科研和高端生產基地。

聚焦「一帶一路」,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一代

香港擁有比內地城市優越的軟實力,隨著東盟機遇不斷,本地團體和非牟利機構能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中探索新機遇,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可作的獨特貢獻。為配合此發展,新一代需要具備國際視野,認識不同國家的宗教和文化,培養更多掌握國際局勢的年青人,對香港在東盟和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經濟十分重要。我們建議:

  • 擴大「一帶一路獎學金」涵蓋範圍,開放予有潛質的東南亞年輕人和專業人士申請來港就學。獎學金得獎者應在香港擔當文化大使,義務向社區推廣他們國家的文化,並於畢業後留港工作;
  • 鼓勵本地大專生前往東盟及沿線國家交流及實習,鼓勵大學開設更多與國際外交事務相關的學位課程。

公平社會及可持續城市

社會不公問題嚴重,累積民怨,長遠削弱競爭力,是阻礙未來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我們的民調反映多數市民認同政府應考慮提高公共開支、審視稅務責任及深化其市場角色。香港擁有資本、網絡和基礎設施,具備資源在教育、環保、房屋等範疇作有意義的長遠投資,重塑公平與開放的社會制度與競爭環境,發展成可持續城市。

幫助貧困學生,消除跨代貧窮

香港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城市之一,直接導致了教育不平等。只有少於20%的青年進入本地大學,不及OCED水平。大學收生競爭激烈,貧困學生需要額外幫助,來彌補貧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再者,不少大專學生背負的學債沉重,剛畢業已經債台高築,難以上流。政府若不介入,跨代貧窮將會永遠存在。我們建議:

  • 撥款7,000萬元,委託非政府組織為全港貧困學生提供免費線上補習,計劃由政府資助和監督下執行,補習老師可由大專生擔任,獲發每週5-10個小時的補習津貼。計劃亦可以招募被國泰航空解僱的機組人員,他們大多有一定程度的語文水平,足夠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習輔導;
  • 豁免學生貸款利息,減輕低收入家庭畢業生的負擔,為社會上流製造機會。

調整住宅按揭成數,以供款人的還款能力為本

自2013年第六輪物業按揭貸款的逆週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開始,發展商跟隨按揭保險計畫,推出細價盤以滿足最高貸款安排,令「劏房」化蔓延至一手樓盤。細價盤的定價亦隨九成按揭門檻急升。銀行因資產價格大幅上升,要求金管局放寬按揭成數門檻,才有新的貸款生意。另一邊廂,發展商的新盤細價房定價,又按著按揭保險計劃的最高按揭成數金額來訂定。金管局容許發放大額貸款予特定樓價的住宅,變相是加大一手樓發展商和二手樓業主的提價能力。

最近地產業界反映,巿場上有超過七成的一千萬以下成交個案,其做價並非真實樓價,買賣雙方另有協議把一千萬以上的差價私下交收,以使買家能獲得八成按揭和支付較低的印花稅。金管局要保護金融體系活力,在低息環境下,讓巿場資金投放在低風險的「上車盤」巿場,無可口非。可是,只以金融為先,巿民居住權福祉為次的定位,令新樓盤出現 「劏房」豪宅化的現象,並不穩妥。我們建議:

  • 檢討按揭保險計劃的制度,不再以樓價作準則,按揭成數的多寡,應由銀行按供款人的還款能力去衡量。開放九成按揭予所有首次置業的自住住宅物業,第二套房的房貸比率則調低至五成以下。讓首次置業人士能上車之餘,銀行仍舊有按揭生意,同時讓資本流入過千萬的豪宅巿場,減少細價盤炒賣情況;
  • 研究措施讓沒有穩定職業和收入的巿民,都能申請到銀行九成按揭,例如讓巿民參加特定的儲蓄計劃,既可鼓勵巿民儲蓄,又能防止銀行過度借貸,避免重蹈日本和美國樓巿泡沫和二按危機的覆轍。

堵塞首次置業印花稅漏洞

多重印花稅實施多時,投資者已懂得調節,尋找漏洞。無論是透過家庭成員轉讓,或是以空殼公司名義持有物業的高資產人士,也紛紛以首次置業身份購房,逃避印花稅。政府沒有大力執行監管措施,尤如已經默許逃稅行為,令多重印花稅的需求管理效果被巿場消化。我們建議:

  • 檢討現行首次置業人士的定義,以堵塞印花稅的漏洞。首次置業人士的印花稅優惠,一生人只可以享甪一次。過去曾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人士,不能豁免繳納首次置業人士印花稅。

以漸進式稅務政策修復貧富懸殊

根據《基本法》第108條,香港特區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可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坊間有不同的智庫和學者建議提出新稅項,以擴闊稅基,減輕目前貧富懸殊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我們建議:

  • 檢討現行稅務政策的監管模式,以提出相應的稅務改革,令其變得更公平和減少政治化。政府的稅務改革應著眼於長期的經濟利益,漸進式的稅務政策是有助於重新分配社會的財富,修復貧富懸殊。

推動環保行業可持續發展,落實循環經濟

綠色債券計劃發行至現今已有兩年,大部分資金投放在大規模基建項目,其中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因處理量不足,提早退場。環保業界內發展頗為成熟的企業,卻未曾獲得支持,因疫情面臨倒閉。香港跟隨國家於2021年加入《巴塞隆爾公約》後,不能進口外地廢塑料,令回收廠經營倍加困難。廢塑料回收率僅為7%,低於整體廢物的29%甚多。回收廠倒閉,將令回收工作停頓。我們建議:

  • 運用綠色債券計劃所募得的資金,發放種子基金予廢物處理及回收行業等循環經濟的上游環節,讓業界內的中小型企業有足夠資金,添置新器材;
  • 提高回收基金資助金額上限,針對塑膠回收廠商的標準項目加碼至200萬或相當於項目總批准支出的75%;

推廣環保建築,邁向低碳社會

政府正制定「長遠減碳策略」邁向低碳社會,即使由政府牽頭,私人發展商的建築節能普及率仍然不高。香港作為「C40」一員,既有責任也有義務達至可持續城市原則。我們建議:

  • 提供稅務和提升地積比率等誘因,以鼓勵發展商在規劃新建大廈時,加裝節能設施,如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備有二氧化碳感應器的鮮風供應監控系統、冷水循環系統和雨水回收系統等。
TopPOLICY OPIN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