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由負轉正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宋恩榮 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潘學智

經濟日報 | 時事評論 | 宋恩榮潘學智 2018-05-04

香港青年問題登上國家議題,國民身份認同感成為新聞焦點。港大民研去年年底發表的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顯示,香港青年(18至29歲)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上升至69.7%,是回歸20年來的歷史新高,而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只有0.3%,是回歸後最低紀錄。這個結果由傳媒廣泛報道,市民大眾亦普遍認為香港青年並不認同中國人的身份。

報道忽略多元身份調查

以上的結果,其實源於調查問卷設計的缺陷,並不代表香港青年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有所下降。香港有關身份認同的調查,有兩種不同的問卷設計:「身份對立」的問卷設計、「多元身份」的問卷設計,前者顯示港青自稱為「中國人」的比例在2017年底跌至0.3%的歷史新低,後者卻顯示香港青年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程度在2017年下半年顯著上升,並且由負轉正。

「身份對立」的問卷設計,把身份認同歸類作「香港人」及「中國人」兩種,或者歸類為4種(「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及「中國人」)給受訪者選擇。在「香港人」與「中國人」兩種身份二擇其一的問卷設計中,如果認同「香港人」的比例增加,認同「中國人」的比例一定減少,問卷無法反映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份的認同感可以同時加強(或同時減弱)。

至於四擇其一的問卷,雖然加入「香港中國人」和「中國香港人」兩種混合身份,但仍然出現身份的對立,即認同其中一種身份的比例增加,認同其他身份的比例一定減少。

針對以上盲點,「多元身份」的問卷設計以兩條獨立題目分別詢問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認同程度,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份的認同感,可以同時加強或同時減弱,也可一加一減。

港大民研同時採用以上兩種問卷設計,不過傳媒一向側重報道「身份對立」的問卷結果,卻忽略「多元身份」的問卷結果。港大民研「多元身份」的問卷結果顯示,香港青年對「中國人」的認同(以0分到10分量度),在2014年佔中年間跌破5分(中位數),並連續3年在中位數下徘徊,在2017年中更跌至4.37分的歷史低點;不過到2017年底卻上升至5.05分,3年來首次突破中位數,表示身份認同由傾向負面轉為傾向正面。

筆者從港大民研的網頁下載調查的原始數據作進一步分析,發現港青對「中國人」的認同感在2017年下半年的上升幅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平(即95%的置信水平),說明港青對「中國人」的認同顯著由負轉正。

筆者為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指數」研究的負責人。此研究委託中大亞太所分別在2017年6月及12月進行電話調查,採用「多元身份」的問卷設計,以1至7分評分,中位數為4分。調查同樣顯示香港青年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於去年年中到年底之間有所上升(由3.97分上升至4.04分),並且由負轉正(即由低於中位數上升至高於中位數)。

社會主流擁有雙重認同

不過,青少年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雖然稍為上升,仍然僅僅是大於4,決策者仍須努力培育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青少年對「中國人」的認同顯得兩極化:40%的青少年對「中國人」有較高認同(高於4分),39%的青少年對「中國人」的認同卻較低(低於4分),餘下的21%(32人)認同程度為中等(4分)。

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指數」研究,應用「多元身份」的問卷設計,清楚解答了兩個有關身份認同的重要問題:

一、有多少市民同時認同「香港人」及「中國人」兩種身份?

二、「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份是互相對立抑或是相輔相成?

「身份對立」的問卷設計,無法解答這兩個問題,是以香港長期忽略這兩個問題的研究。

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指數」報告,用散布圖(scatter plot)顯示整體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認同程度。【圖】中的橫軸為對「香港人」的認同程度,縱軸則為對「中國人」的認同程度。按1至7分的尺度,4分表示中等認同,是【圖】中座標的原點,高於4分代表較高認同,低於4分則代表較低認同。

香港人和中國人的雙重身份得到大多數市民認同,在座標軸右上方的區域,是對「香港人」及「中國人」兩種身份都有較高認同的市民,在2017年6月和12月的調查一直高企,而且由55.9%微升至56.1%,說明擁有雙重認同的市民的比例有所增加。

大量市民對兩種身份給予相同評分,沒有明顯的首要身份,如要在「身份對立」的問卷裏二擇其一,相信有不少困難。42%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認同程度不相上下,而且人數最多的3個組別更是對「香港人」和「中國人」都有較強認同(即給分同為5分、6分或7分),反映傳媒經常引用的「身份對立」式問卷設計一直忽略大批市民的雙重認同。

兩輪調查統計分析都發現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認同呈現明顯正相關,即愈認同「香港人」身份的市民,亦愈認同「中國人」的身份,反之亦然,兩者的等級相關係數(rank correlation)為0.184(上一輪為0.132),兩者的關係在統計上十分顯著,達到99%的置信水平。「香港人」和「中國人」認同實為相輔相成,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

近年內地與香港矛盾劇增,香港青年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在佔中的2014年更跌破中位數,由正轉負。然而,民主思路及港大民研的調查一致發現,在2017年下半年,青年已脫離缺乏國民身份認同的低迷狀態,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由負轉正。過往民調設計的盲點,錯誤地把兩種身份置於對立面,嚴重低估擁有雙重身份認同的市民。自認既是香港人又是中國人的,始終是社會大多數。正如「一國兩制」需要有機結合,「香港人」和「中國人」的雙重身份亦能夠共同構建。為落實「一國兩制」創造有利條件,我們應當重新審視長期受低估的國民認同。

宋恩榮為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

潘學智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註:詳細報告見http://pathofdemocracy.hk/2018-one-country-two-systems-index/

#宋恩榮、潘學智 #時事評論 – 香港青年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由負轉正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