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泛濫 小心派錢上癮 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宋恩榮

信報 | 宋恩榮 | 2018-03-05

陳茂波擔任財政司司長的第二份《財政預算案》(下稱預算案),可謂劣評如潮。根據港大民調,只有26%人滿意,評分只有48.2分,比上一份預算案大跌7.5分,創10年紀錄新低。

財政盈餘高達1380億,其中四成「派糖」,其餘六成投資未來,派糖的額外支出合共524億元,是近10多年以來派糖開支第二高。

財爺大量派糖,卻換來一片罵聲,相信始料不及。從報章、社交媒體和立法會答問的評論可見,對預算案的批評主要有兩點:首先是財爺應該派錢,其次是派糖措施「厚中產、薄基層」。

以上兩個批評,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不過恐怕並非本年預算案劣評如潮的主要原因。政府過去7年都沒有派錢,市民對此也沒有猛烈批評,為何今年卻成為例外?至於派糖的主要措施,包括減稅和減免差餉,較為向中產傾斜,不過這已經是近10年預算案的共同問題,並非本年獨有,這個批評也不能解釋為何市民對本年的預算案反應特別差。

換來短暫掌聲

本文討論的焦點有兩個:首先,筆者會分析為何香港的主流政黨和主流民意從「反對派錢」轉變成為「贊成派錢」;其次筆者想探討「派錢上癮」的危險。

2011年,時任財爺曾俊華,建議向全港強積金計劃成員一次過注資6000港元,估計300多萬人受惠,開支高達240億元,是當年最大手筆的派糖措施。不過,措施惹來全城反對,稱之為「史上最廢預算案」,泛民號召反預算案大遊行,最後建制派聯手約見曾俊華,「成功爭取」全民派錢 6000 元。

這個歷史性的全民派錢行動,雖然受不少市民歡迎,但其後的社會輿論卻認為全民派錢只是換來短暫的掌聲,未能對社會問題對症下藥。2011年距今7年,7年來的主流論述,無論政黨或是社會意見領袖的意見,一般都反對派錢;不過到了今年,主流論述卻明顯出現轉變,贊成派錢的人愈來愈多。

不如回水實際

筆者認為,反對派錢的主流論述出現轉變的原因有4個:一、本年財政盈餘高達1380億元,財政儲備高達1.1萬億元,兩者均打破歷史高位,庫房水浸提高了市民的期望;二、澳門政府從2007年開始,連續11年派錢,令香港市民又羨又恨,也加強了派錢論述的合理性;三、3.11補選恰巧緊接預算案,各大政黨,無論建制派或非建制派,都變得更為民粹,希望「成功爭取」派錢以贏取選票;四、隨着全球民粹主義泛濫,香港的社會意見領袖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變成民粹的代表。

以上4個原因,首兩個毋須詳細分析,後兩個原因與民粹主義有關,必須進一步說明。3.11補選即將舉行,政黨「爭取派錢」是取悅選民的靈丹。在預算案公布之前,工聯會首先要求派6000元,民建聯隨即響應,一向反對派錢的民主黨亦開始轉軚。預算案公布後,劣評如潮,要求派錢的呼聲更高唱入雲,新民黨和民主黨都公布選擇性的派錢方案,民主派22名立法會議員更約見財爺,要求預算案加碼,並呼籲建制派一同向政府施壓。

近年歐美民粹主義泛濫,香港社會的意見領袖也難免受到影響。從「反對派錢」轉軚到「支持派錢」,意見領袖總有堂哉皇哉的原因,其中最常見的「理由亅如下:從前反對派錢是因為相信政府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政策改善社會,如今轉軚贊成派錢,是因為看到政府施政無能,「不如回水最實際」。

這個說法只是美化轉軚,並無說服力。政府派錢的2011年是曾蔭權時代,而曾蔭權是回歸以來最無所作為的特首。曾蔭權當權的7年,增闢土地完全停頓,建屋數量不斷下降,創新科技停滯不前,當年累積下來的深層次矛盾,至今難以化解;本屆政府未必英明神武,可是總不會比曾蔭權更加無所作為。香港的意見領袖之所以轉軚,主要原因恐怕不是本屆政府比當年更為無能,而是今天的意見領袖比當年更加民粹。

澳門派足11年

如今香港要求派錢的聲音高唱入雲,更出現建制派與非建制派的「跨黨派合作」, 要求財爺加碼派錢。香港的市民、意見領袖和政黨,可曾反思派錢(特別是全民派錢)十分容易上癮?澳門便是派錢上癮的最佳例子。回歸後,澳門累積種種深層次矛盾,並於2007年的五一遊行爆發出來,出現市民與警方的大型衝突;時任特首何厚鏵於2008年通過派錢以減低民怨,當時何厚鏵認為這是「派止痛餅」的短期措施。

豈料「民粹止痛餅」一派便難以叫停,變成「合理期望」。派錢一旦上癮,只有連續11年不斷派下去。況且止痛餅上癮後藥力遞減,只有加強劑量,愈食愈多。澳門的派錢額(分永久居民與非永久居民兩種),在2013年度增至8000元及4800元,翌年再加碼至9000元及5400元,一直維持到今天。

無論澳門或香港,政府要派錢十分容易,也可以贏取大量掌聲,但要解決根深柢固的社會矛盾卻十分困難,派錢容易成為逃避深層次矛盾的興奮劑。一方面要求政府派錢,另一方面又要求政府處理深層次矛盾,政治上是否現實?

澳門派錢11年交織成的「民粹夢」,經不起一個天鴿風災;風吹夢醒後,是一片頹垣敗瓦,死傷枕藉,暴露了「窮得只剩下派錢」的真相,而澳門政府的反應,恐怕只能是長期繼續派錢!

7年前曾俊華在政黨和公眾壓力下屈服,首次以全民派錢解決問題。如果今年陳茂波在壓力下「跪低」,再次全民派錢,那麼以後每年預算案的焦點,將會是派錢額的大小。政黨和立法會議員都會出盡辦法「成功爭取」,而香港根深柢固的深層次矛盾將會被輕輕帶過。今天社會上「 不如回水最實際」的論述, 將會一語成讖!

宋恩榮_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