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我們移民吧?

思考香港 | 潘怡 | 民主思路研究主任

近年來,身邊朋友常說起「為了孩子,我們移民吧!」。孩子的教育和前途似乎成為了一部分家庭移民的理由。筆者想藉此機會在教育和社會層面上,淺談此移民想法潛在的憂慮。

香港的教育制度常受到批評,許多人認為本地學習壓力大、競爭激烈,使學生負擔沉重。相反,在國外學習和生活普遍被認為更「輕鬆自在」。依筆者觀察,普遍西方的教育制度的確賦予學生更大自由度,然而,一般人都忽略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所得到的家庭資源對他們的學習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普遍西方國家的教育講究自主學習和對個人的啟發,老師的角色只是引導學生而非灌輸知識。因此,成績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動性 (learner agency) 好的孩子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並且持續努力,其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好一點;相反,能動性差的孩子通常缺乏主動參與學習的意願和能力,傾向於依賴他人的指導,漸漸地落後於學習進度。

其實,常被詬病的補習文化在西方社會也並不罕見。據英國薩頓信託基金會(Sutton Trust)發布的研究報告,近一半(46%)的倫敦學生有接受課後補習;除了針對學科的補習外,語言類的興趣班課程也是不少西方學生所熱衷的。在澳州,課後補習更形成了一個價值高達14億澳元的產業,家長們每年支付著2,000到20,000澳元不等的補習費用。可見,課後興趣班或補習文化並不是香港或亞洲地區獨有的,畢竟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這樣算下來,外國的學習壓力似乎和香港不相伯仲。至於移民國外的孩子能輕鬆學習又或享受忙碌而豐富的課餘生活,完全取決於父母的選擇。所以,外國的教育也並非如香港大部分移民家庭所認定的輕鬆自在。

除了教育方面的考慮外,當地的新移民孩子們還必須面對複雜的新文化環境,當中以社會認同最具挑戰。筆者至今還記得數年前途徑墨爾本淘金小鎮時,遇到一群當地學校的孩子正在進行參觀活動。有趣的是,在自由活動的時候,孩子只會找膚色相同的同伴一起玩耍。這不禁讓人反問,爲何年紀這麽小的孩子要活在一個未能種族共融的社群中?在那個被譽為多元化的社會裡,孩子卻只和自己同族裔的朋友來往,這不僅阻礙社會多樣性的發展,更加深了社會分層 (social division)。對於孩子而言,這種同族裔的聚集限制了他們與其他文化背景的同伴交流和互動,使他們難以真正融入主流社會。與此同時,在融入新文化環境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受到文化同化 (cultural assimilation)的影響,導致他們與原生文化漸漸產生距離感。面對兩種文化的衝擊,部分年齡較小的孩子較容易跌進兩種文化衝擊的漩渦中。

過去五十年,全球國際移民人數持續增長。在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下,筆者認為有計劃移民的香港人應該因應其家庭的背景和需要作出移民決定,切忌隨波逐流。如果要「為了孩子移民」,請掂量一下這句話的重量。

 

參考文獻:
Cullinane C and Montacute R (2023). Tutoring: The New Landscape. The Sutton Trust. https://www.suttontrust.com/our-research/tutoring-2023-the-new-landscape/

Juanola, MP. (2019, November 1). WA parents spend thousands on tutoring fees to soothe ATAR anxiety. WAtoday. https://www.watoday.com.au/national/western-australia/wa-parents-spend-thousands-on-tutoring-fees-to-soothe-atar-anxiety-20191018-p53251.html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