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 推動消費增長

大公報 | 靜思明路 | 潘學智

從2月的「你好,香港!」啟動全球宣傳,4月的「開心香港」聚焦本地玩樂,到9月的「香港夜繽紛」營造夜間活力,特區政府開出振興經濟的藥方,以全社會總動員來刺激消費和吸引旅客。過去,逆周期措施是盡一切可能救市保就業,但也換來連續五年財赤,難以寄望政府再作大額投資。上半年,港美息差衝擊聯繫匯率,減息周期言之尚早,可供政府運用的政策工具實在不多。

坎坷不平的全球復甦進程,加上疫情期間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改變部分市民生活習慣,亦影響一些家庭的收入。市民減少外出用膳、娛樂和消費,成為新冠疫情的後遺症。去年底,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的調查發現,更多港人養成儲蓄習慣,以備不時之需,儲蓄金額急升近兩成至每月平均7700元。消費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變得更謹慎,更積極尋找價廉物美的商品,反映香港與全球市場一樣,無可避免地落入消費降級的現象,需要政策主導將超額儲蓄轉化為購買力。

為了鼓勵消費,不少國家考慮用轉移性收入增加市民可以動用的財富,這個方式值得特區政府參考。十多年前金融海嘯後的歐洲,多國政府提供補貼予車主汰舊換新,引入能源效益更高的汽車,一方面邁向減排目標,另一方面支持當地製造業。同期,內地實施「家電下鄉」政策,藉着補貼農村居民添置家庭電器來擴大內需,因為一般家庭花費在耐用品的開支對經濟周期最敏感。如今,歐洲國家毫不例外地減收電費來應付能源危機,內地部分省市也推出補貼汽車和家電消費的政策。

香港最新的旅客數字在7月份達360萬人次,已經追平疫情前水平,惟只及修例風波前約600萬人次的六成,代表各項宣傳推廣正在凝聚市面氣氛,尚有增長空間,不過方向正確。另一邊廂,輿論探討旅客人數北上多南下少,流失本地消費力。其實,由性價比主導的北上消費在疫情前已經蔚然成風,現在更是消費降級同時保持生活質素的一種選擇。深圳的出入境雙邊總和在7月份達1600萬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月均約2000萬人次的八成。旅遊業態有否轉向值得斟酌,不容否認的卻是,深圳快速吸收香港旅客,復甦速度比香港快得多。

深圳迅速反應,早前推出多項便利港人措施,延續消費意欲,包括提供旅遊消費券、製作旅客消費指南、開設口岸專線免費接駁重點商區、鼓勵商戶為遊客推出預約和儲積分服務。日本月前推出外遊計劃,鼓勵國民到訪包括香港在內的二十多個地區。習慣處於優勢地位的香港,擅長穩守,偶爾開拓,能夠展現多少反守為攻的市場觸覺?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