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料水填海辯論》

星島日報 | 慎思而行 | 2018-07-12

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領銜主持的「土地大辯論」仍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特首林鄭月娥突然於日前表態支持靠填海增加土地供應,引起公眾高度關注。

特首應否在公眾諮詢還未完成的情況下先聲奪人,見仁見智。筆者更關心的,是在假定填海將是政府首要增加土地供應的手段的情況下,林太是次提出的馬料水填海建議,是否比政府過去提出的其他填海計畫包括東大嶼都會、青衣西和屯門龍鼓灘等較具爭議性的選址更佳?附近受影響居民的反對聲音是否成立?

面積小 海洋生態影響也較小

從政府的角度看,馬料水的填海工程所覆蓋的面積約八十八公頃,相比青衣西(一百至兩百合頃)、東大嶼都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公頃)以及屯門龍鼓灘(約三百公頃),規模小得多。填海面積小,風險亦相對較小,在測試填海的成效上是較安全的做法。另一方面,在馬料水和青衣西填海,對水底海洋生態的影響也遠小於在東大嶼都會和有中華白海豚蹤迹的屯門龍鼓灘進行相關工程。

至於空氣和水質影響方面,我們已知馬料水居民和區議員不太反對騰空當地污水處理廠的土地建屋,因將污水處理廠搬入岩洞可改善空氣質素,只要減少施工期間對居民造成的影響便可。然而,他們非常擔心填海工程會影響城門河及吐露港水質。誠然,現時香港大部分海事工程的施工質素未如理想,以致水質及海洋生態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筆者在遺憾之餘,也希望強調這是施工質素而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東京和新加坡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填海工程,它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非常小,當中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工程均以設計與工程合一的方式招標;香港卻是分開招標,加上通常價低者得,因此難以保證施工質素。這方面政府必須好好檢討和處理,否則在哪裏填海也會遇上相同窘況。然而正因如此,我們暫時印證不了在空氣和水質方面,馬料水填海工程會比其他建議選址帶來更大問題。

筆者認為交通和其他配套設施的規劃才是真正的挑戰。若政府真的以六比四公私營房屋的比例建屋,馬料水填海工程將會提供一萬一千個單位及能容納三萬四千一百人,屆時新界東人口持續增加,交通承載力和醫療配套設施能否足以應付需求絕對是一大疑問。吐露港公路難再擴闊的情況下,港鐵沙中綫怎樣與東鐵綫車站連接與將是關鍵;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將落成的中大私立醫院亦未必能解決新增的醫療服務需求。當然,其他填海選址也將遇到相同的挑戰:青衣西和屯門龍鼓灘的情況與馬料水近似,而東大嶼都會更因地理位置偏遠及發展度低而要新增很多配套措施。

不要空頭支票 提方案共議

綜觀以上各項分析,筆者認為馬料水的選址合理,而從發展歷史來看,填海的彈性較大、所需時間較物色合適棕地、發展綠化地邊緣,以至土地改劃為快,因此不失為一個務實的而具效率的選項。但畢竟是項填海工程對當地居民影響深遠,政府有必要盡量詳細交代計畫細節,例如工程招標、環境評估、配套項目建設,甚至如何提供約四萬二千個就業機會、建設生態海岸綫如何能有效創造更大生態價值等等。

我們過去看過政府太多空頭支票,或在實施階段把好的計畫搞砸,現屆政府是時候在大膽提出方案之餘,虛心與民共議,在細節上決勝負,為香港的土地發展問題贏回漂亮一仗。

麥嘉晉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社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