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 法政隨筆 | 湯家驊

最近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議會中的唯一非建制派議員卻以參加馬拉松比賽為由拒絕參與,被批評為不願和內地溝通。事實是,這一向是過去泛民之死穴。泛民不是不願意溝通,只是不願意與中央政府溝通。

過去泛民政黨全盛時期,每個黨派均嚴格要求任何與北京官員接觸必須上報及尋求批准。我從不接受這種自我限制。我反問,自己早已在組黨前與北京有某程度的溝通,為何組黨後反而要受到限制?為何這限制卻不適用於西方國家官員?就此,公民黨從沒有任何正面回應。

不願溝通也好,不敢溝通也罷,真正的原因相信是泛民一向懼怕偏激支持者反目成仇,以致可能在選舉期間被抹黑攻擊。這當然是埋首沙堆的態度;也可說是缺乏勇氣和原則的表現。民主是一種包容納大和互相尊重的政治理念,而非一種樹立政敵或歧視他人的政治工具。敵視自己國家的人,怎能是真正信奉民主的人?泛民容許仇中者影響大局,是把短暫政治利益放高於民主理想的懦弱行為。

因為這種懦弱行為,民主運動最後演變為一場叛國仇中的政治運動,失敗而終。其實這結局早已寫在牆上;沒有品德、沒有遠見的政治運動怎會成功?想不到的,只是浩劫之後,經一事卻不長智,不敢與內地溝通的老毛病仍是改不了。看來香港要有民主,尚要等待一段頗長時間。